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耳鸣 > 治疗头痛 耳鸣耳聋 小儿惊痫 呕吐

治疗头痛 耳鸣耳聋 小儿惊痫 呕吐

2019-01-21 来源:手掌诊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瘈脉穴的作用,按摩手法及其准确位置

 手诊资料、手诊视频、手诊课堂、人体穴位、常见食材、常见疾病、食疗养生、资料查询、红丝带

导读:瘈脉穴有燥湿化气之功效,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常按摩瘈脉穴对治疗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痫,瘈疭、呕吐等疾病作用效果好。瘈脉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的交点处。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瘈脉穴的作用,按摩手法及其准确位置。

瘈脉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出处《针灸甲乙经》,隶属手少阳三焦经。主要治疗耳聋,耳鸣,目视不明,呕吐,小儿惊痫,惊恐,头痛。

【瘈脉穴名解】

别名:资脉穴,体脉穴,资生穴。

出处:《针灸甲乙经》:“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液,如豆汁,刺人一分,灸三壮。”

1、瘈脉。瘈,指犬的发狂之状,此指穴内气血为急速运行之状。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瘈脉名意指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本穴物质为颅息穴下传而来的水湿之气和翳风穴上传的阳热风气,二者相会后,水湿之气吸热并急速胀散冲出穴外,气之外冲如犬发狂时的狂奔之状,故名。

2、资脉穴。资,供给、资助也。脉,脉气也,经脉中的气血也。资脉名意指三焦经有名无实的经气在此得到资助。本穴物质本应由翳风穴提供,而翳风穴传来的为阳热风气,气性干燥,有名而无实,但因有颅息穴下行的水气本穴的气血才得到充实,如同被资助一般,故名资脉。资生名意与资脉同。

3、体脉穴。体身体也。脉,经脉中的气血也。体脉名意指三焦经经气在此得到充实,身体的经脉气血才得以连贯畅通。理同资脉名解。

【瘈脉穴的功能特性】

穴义:三焦经冷缩收引的下行水气在此急速胀散。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热胀的湿热风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胀散于经穴之外的天部,小部分则循经传输于颅息穴。

功能作用:燥湿化气。

治法:寒则补而灸之或点刺出血,热则泻针出气。

【瘈脉穴位位置图】

瘈脉穴属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图,瘈脉穴位于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按摩瘈脉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痫、呕吐等。

【瘈脉穴的取穴方法】

瘛脉穴位于人体的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穴与翳风穴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1/3的交点处。

【瘈脉穴位配伍】

瘈脉穴配听宫穴、耳门穴、翳风穴、听会穴、百会穴缓解治疗耳硬化症,提高听力。

【针刺瘈脉穴的方法】

瘈脉穴平刺0.3-0.5寸(点刺出血)。

艾灸瘈脉穴的方法】

瘈脉穴艾条灸5-10分钟,瘈脉穴艾炷灸3-5壮。

【瘈脉穴的穴位解剖】

本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皮下组织后,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穿皮下筋膜,该处无深筋膜,所以直入耳后肌,该肌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瘈脉穴的主治疾病】

头痛,耳聋,耳鸣,小儿惊痫,呕吐,泄痢。

【瘈脉穴的现代研究】

在腹部手术中,以腹部穴和头部腧穴相配合,能提高腹部手术针麻成功率。如以鸠尾、右章门或胃俞,右章门与脉(双)相配。对上、下腹部的针麻效果都有显著提高。针麻下胃部切除术Ⅰ、Ⅱ级率91.1%,较未改进前效果有显著提高。现代常用于治疗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风,呕吐,痢疾等。

温馨提示: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部分作品与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谢谢!

人体穴位脾经(21穴)胃经(45穴)肾经(27穴)膀胱经(67穴)胆经(44穴)肝经(14穴)大肠经(20穴)肺经(11穴)小肠经(19穴)心经(9穴)三焦经(23穴)心包经(9穴)督脉(28穴)任脉(24穴)

常见疾病查询:牙痛咽炎背痛白发眼病咳嗽脱发男科哮喘打嗝甲亢排毒面诊手诊舌诊艾灸经络痔疮感冒腰痛腿痛癌症美容痘痘丰胸补血肥胖贫血妇科心脏病胆结石乳腺癌打呼噜肩周炎肺气肿脑出血高血糖高血压补肾食疗腰间盘突出强腰锻炼乳腺增生口腔溃疡前列腺炎慢性鼻炎保养子宫肌瘤支气管炎输卵管堵塞支气管扩张食疗养生小儿发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