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耳鼻喉科 > 常见疾病 > 扁桃体炎 > 扁桃体炎试试中药贴敷疗法 容易误诊的儿童疾病

扁桃体炎试试中药贴敷疗法 容易误诊的儿童疾病

2017-08-07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曾经有一段时间,扁桃体被认为是一个非但没有用还给人添麻烦的器官。大家似乎看不到它们的作用,只知道会时不时地发炎,于是听从医生建议,割了!许多人割后,就后悔了,到最后大家才逐渐认识到扁桃体有多重要。

  扁桃体炎试试中药贴敷疗法

  医学都是这样不断进步过程,即使听起来高大上的理论,也是要有无数的人做临床实践的小白鼠,才可以验证其正确与否。西医如此,中医也如此,只不过,我们中医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已有无数的古人为我们做了实践,并将精华总结下来,传给我们,我们无需再做小白鼠。

  扁桃体的作用

  西医

  扁桃体的位置在咽喉部位,它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是一级防线,可以防止各种病原体的侵入,这就意味着,很多病菌从这里经过的时候会被拦下,这些被拦下的细菌病毒,就需要扁桃体吞噬消化掉。如果这个扁桃体一当被割掉,细菌就直冲我们体内了,那病情就不是扁桃体发炎这么简单了。

  中医

  扁桃体称为“乳蛾”,认为它发炎的原因有风寒、风火、风温、湿邪、热毒、肺胃郁热等。总的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外邪,另一类是内火。所以大多用益气健脾、和胃利咽的中药调理,同时配合局部治疗。

  扁桃体炎的危害

  扁桃体炎可分为急性扁桃体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大多在机体抵抗力降低时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起病急,以咽痛为主要症状,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是儿童和育少年的常见病。慢性扁桃体炎是由于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所致,表现为咽部干燥,有堵塞感,分泌物粘,不易咳出,口臭,其反复发作可诱发其他疾病。

  扁桃体炎的危害还不止这些,它一旦成为病灶,细菌就会在这里繁殖,并产生毒素,随血液进入人体,使人体发生免疫反应,而这种免疫反应是一种异常的过敏状态,可以进一步导致不少重要脏器得病,如急性肾炎、风湿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危害远远超过扁桃体炎本身的危害。

  小儿患扁桃体炎时全身的感染症状很明显,孩子表现为:高烧可达39~40℃,同时伴有寒战,全身乏力,头痛及全身痛,食欲不振,恶心和呕吐。检查咽部时可发现扁桃体上有脓。这是最有力的诊断依据,因为光凭全身症状不能与其他感冒相区别。

  扁桃体炎的中药外敷法

  中药贴外敷法,在药物上基本上都是选择清热解毒、凉血泻火及消肿散结作用的中药做成贴敷剂,贴在与咽喉部分有关的穴位上,它们可以逐步消除肿胀,让各种毒邪透出,达到消炎消肿的作用。同时饮食上要忌辛辣,一般都会对扁桃体有很好的疗效。

  容易误诊的儿童疾病

  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化脓性扁桃体炎起病急,高热,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可导致患儿拒食。检查可见咽部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上面有黄白色脓点或脓苔。

  误诊、漏诊原因分析

  一些症状不典型的患者极易误诊或漏诊。如常见化脓性扁桃体炎患者有以下一组临床表现或不典型症状:

  ①大多数为5—12岁偏大的孩子,起病急,常常表现为“突然发病”。

  ②精神多较差,表情痛苦,第一眼就让接诊者感觉“孩子病得很重”,甚至常常想到败血症、脑炎、休克等严重问题。

  ③常伴随有很明显的消化道症状:如呕吐、腹痛,且常常是首发的和唯一的症状(可以不伴发热),我们在临床常称其为“胃肠型扁桃体炎”,此时临床也因此诊断为“急性胃炎”、“细菌性肠炎”、“肠痉挛”等。

  ④查体:阳性体征少,半数以上咽部检查可见到充血肿大的扁桃体,但有时充血也可不显著。对于不发热的患者,咽部查体常被忽略,尤其是那些只表现腹痛而无发热、呕吐的孩子,常见到只诊断为“肠痉挛”的。

  ⑤血常规多有明显的血象变化,其中中性粒细胞增高更应得到重视,但也可见到血常规正常者。

  建议

  重视化脓性扁桃体炎的全身症状及胃肠道表现:虽然呕吐、腹痛的消化道症状要首先考虑消化道的感染,但我们也应该想到消化系统外疾病引起消化道症状的可能。

  相比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5岁以上的大龄儿童更容易配合医生的查体,扁桃体作为儿童感染、发热的重要部位应该引起基层医师的注意:急诊患儿可以先进行重点查体,如认真查看患儿的咽部、颈淋巴结;进行心肺听诊、腹部的触诊;查看下肢皮肤是否有出血点以及足底的巴氏征检查等,重点查体花费不了医生多少精力,如果有时间鼓励基层医师用系统的查体代替重点查体,会让我们减少很多误诊的机会。

  个人认为,胃肠型扁桃体炎患者入院时应与脑炎、阑尾炎、细菌性肠炎/痢疾、食物中毒、败血症、过敏性紫癜、大叶性肺炎、心肌炎、泌尿系结石并感染等鉴别。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