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知识 > 预防措施 > 乙肝妈妈和宝宝 关于乙肝疫苗抗体的事

乙肝妈妈和宝宝 关于乙肝疫苗抗体的事

2018-10-28 来源:乙肝病毒携带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我国乙型肝炎经过多年的防治,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总体量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妈妈一方如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病,宝宝出生被感染的几率会增加很多。

对于很多HBsAg阳性妈妈而言,从怀孕到分娩,每一步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非常担心宝宝的健康会不会被自身病毒影响。而当宝宝健康出生后,一部分妈妈就放松了警惕,这是不可取的,宝宝出生,对于HBsAg阳性母亲来说,这也是一个开始:

足月儿管理

早产儿管理

推荐意见:对HBsAg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尽早注射HBIG200IU(最好在出生后12h),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重组酵母乙肝疫苗10μg,在第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

对于体重2000g以下的早产儿暂不予乙肝疫苗接种,但要注射HBIG100-200IU;待体重达到2000g以上或出生后1-2个月,再酌情进行乙肝疫苗接种。

产后管理

新生儿随访

母乳喂养:新生儿在出生12h内注射HBIG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阳性母亲的哺乳。

推荐意见:

(1)母亲HBeAg阳性,且HBVDNA≥10的6次方拷贝/ml,应告知母乳喂养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患者选择母乳喂养建议定期监测抗-HBs水平;

(2)以下情况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母亲乳头皲裂,渗血;母亲肝功能异常者;新生儿口腔溃疡、黏膜损伤者。

新生儿随访:HBsAg阳性孕妇所生的新生儿,需较长期随访HBV血清学标志物,以判断母婴阻断及免疫接种效果。

推荐随访时间为接种第3针疫苗后1个月(7月龄)至12月龄。若检测结果为:

①HBsAg阴性,抗-HBs阳性,且>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强,可继续定期监测;

②HBsAg阴性,抗-HBs阳性,且<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弱,应密切检测,必要时补种乙肝疫苗1次,以延长保护年限;

③HBsAg阴性且抗-HBs阴性,说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需再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3针方案),然后再复查;

④HBsAg阳性抗-HBs阴性,提示母婴阻断失败。

宝宝从怀孕到分娩,然后到成长,每一步都让妈妈们付出心血,也提醒HBsAg阳性妈妈们除了关注宝宝发育和健康之外,更重要的是关注自身健康。

宝宝乙肝疫苗应该怎么打?

我国乙型肝炎经过多年的防治,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发病率逐年降低,但是总体量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妈妈一方如患有高传染性乙型肝炎病,宝宝出生被感染的几率会增加很多。所以无论是从社会现状还是乙肝妈妈的方面来看,让宝宝接种乙肝疫苗是非常必要的。

目前我国采用安全的第二代基因工程疫苗,出生24小时后,为每一个新生儿常规接种,让宝宝产生抗体。那么下面带大家详细来了解下宝宝“人生第一针”:

乙肝疫苗早已被我国政府纳入儿童计划免疫,所有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都要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全程需要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接种全程3针乙肝疫苗后,95%以上的儿童都会产生有效的乙肝抗体以抵御乙肝病毒的感染。

宝宝抗体怎么来

抗体也称为免疫球蛋白,是人体免疫细胞在抗原刺激下产生的特异性免疫物质,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武器。那么,新生宝宝的抗体是从哪里来的呢?

新生宝宝的抗体获得有三种途径:第一种途径就是通过接种疫苗,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第二种途径是母亲体内的抗体通过胎盘传给胎儿,或者通过乳汁传给婴儿,使新生儿获得一定的先天性免疫力。第三种途径是把健康人或动物体内的抗体用人工的方法提取出来,再注射到需要抗体的人体内,使其人工获得一定的免疫力。宝宝的乙肝抗体是从哪儿来的?

乙肝疫苗可以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乙肝疫苗是现代科学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乙肝病毒的基因片段捶入酵母细胞或仓鼠卯母细胞的基因中,重新组成新的基因,利用这些细胞的复制,生产出来含有乙肝病毒片段的疫苗。这种基因重组疫苗非常安全,它进入体内并不像乙肝病毒那样侵入肝细胞做“坏事”,而是模仿乙肝病毒的“坏样子”,在体内调动并训练免疫系统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保卫机体不受乙肝病毒的侵害。

新生宝宝也可从母亲体内获得“天然被动免疫”

如果母亲体内有乙肝抗体,乙肝抗体也可以透过胎盘或乳汁进入宝宝的体内,使宝宝一出生即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力。因此在生育前,乙肝爸爸的妻子应该接种乙肝疫苗,既可预防乙肝病毒的性传播,也可使乙肝爸爸的孩子从母亲体内获得对乙肝病毒的先天性免疫力。

人工被动免疫

从具有免疫力的健康人血清中可以提取乙肝免疫球蛋白,注射在人体内,即可使人获得对乙肝病毒的“人工被动免疫”。乙肝妈妈所生的宝宝无法从母亲体内获得先天性免疫力,而且还有可能在母亲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等密切接触中被母亲体内的病毒感染。

因此,乙肝妈妈所生宝宝在出生12小时内需要洼射乙肝免疫球蛋白100单位或200单位,使宝宝在乙肝疫苗的“主动免疫”作用尚未发挥前获得“人工被动免疫”,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

接种时间

出生满24小时以后注射第一针,满月后第二针,满6个月时第三针。接种方式为肌肉注射

禁忌

如果新生儿是先天畸形及严重内脏机能障碍者,出现窒息、呼吸困难、严重黄疸、昏迷等严重病情时,不可接种。早产儿在出生一个月后方可注射。

接种反应及注意事项

接种后局部发生肿块、疼痛;少数伴有轻度发烧、不安、食欲减退,大都在2-3天内自动消失。

接种前到接种后

要先检查一下孩子是否对乙肝疫苗有过敏反应,排除伴有严重感染、发烧、急慢性疾病等不适宜注射疫苗的情况;第二,就是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乙肝疫苗接种,注意接种部门的卫生条件,避免感染其他病毒;第三、就是在接种乙肝疫苗以后,还要定期到医院检查乙肝五项。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