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消除乙肝误区,我们还要走多远?

消除乙肝误区,我们还要走多远?

2018-08-20 来源:小贝壳shell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我国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其中2.4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65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功能衰竭、肝硬化和肝细胞癌。在我国,慢性HBV感染所致疾病仍是严重威胁国人健康的重大传染性疾病。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1-59岁一般人群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为7.18%。据此推算,我国有慢性HBV感染者约9300万人,其中CHB患者约2000万例。
 
由于认识误区,很多病毒携带者及乙肝患者在入学、求职等过程中均遭遇不公的对待。其实,歧视比病毒更可怕,认识误区,拒绝歧视!针对此。我们准备从HBV的基础,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疫苗接种、母婴阻断、职业选择及相关法规等方面进行系统性科普,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帮助大家正确认识乙肝,客观公正对待乙肝患者及携带者。
 
“谈乙色变”仍在身边
 
2015年4月10日,天津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大一学生小吴(化名)在学校单间宿舍烧炭自杀。她在一次义务献血中被查出为HBV携带者,后被安排进单间宿舍。4月10日,她用一盆炭火在宿舍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一朵过早凋零的花朵,不仅仅死于她脆弱的内心,更是因为“谈乙色变”仍然发生在我们身边。

什么是乙型肝炎?
 
从1963年Blumberg在两例接受过多次输血的血友病患者的血清中发现俗称的“澳抗”,人们对乙型肝炎的认识在不断深入。
 
乙型肝炎是由于感染HBV引起的,分为急性和慢性,慢性乙型肝炎难以治愈,少数患者可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成人感染不易慢性化
 
HBV感染时的年龄是影响慢性化的最主要因素。在围生期和婴幼儿时期感染HBV者中,分别有90%和25%-30%将发展成慢性感染,而5岁以后感染者仅有5%-10%发展为慢性感染,成年后感染很少发展为慢性乙肝。我国慢性HBV感染者多为围产期或婴幼儿时期感染。

日常接触不会传染
 
HBV主要经血(如不安全注射等)、母婴及性接触传播。HBV不经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播,因此,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接触,如同一办公室工作(包括公用计算机等办公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厅用餐和公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接触不会传染HBV。
 
接种疫苗能预防乙肝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预防HBV感染者最有效的方法。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要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一针疫苗后,在一个月和六个月时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一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12小时内,越早越好。

意外暴露也不可怕
 
当破损的皮肤或面膜意外暴露乙肝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乙肝表面抗体阳性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
 
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乙肝表面抗体(抗-HBs)<10mlU/L或其水平不详者,应立即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一针乙型肝炎疫苗,于一个月和六个月后分别注射第二针和第三针乙型肝炎疫苗。
 
乙肝母亲也可生健康宝宝
 
如果母亲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应去医院进行咨询就诊,在新生儿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疫苗。对于病毒载量特别高的孕妇,可在孕晚期接受核苷(酸)类药物治疗抑制病毒,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如果母亲HBsAg为银星白,则与一般表面抗原阳性的成人一样只需打乙肝疫苗。
 
消除乙肝歧视的国家政策
 
2010年2月10日我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入学和就业体检中取消乙肝病毒指标检测。
 
消除乙肝歧视,这是我们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每一个乙肝携带者都能在阳光下得到平等地对待,收获友情、收获爱情、收获社会的热情和真诚的拥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