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是指小儿体内缺乏铁元素这一造血必需物质而造成血液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不足的一种疾病。缺铁性贫血多见于婴幼儿,常见症状主要有虚胖,肤色蜡黄,头发稀疏而黄,疲乏,食欲下降;还可出现如烦躁不安、对外界反应迟钝等精神症状。
小儿在出现上述症状时,需要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诊断,在正确用药的基础上,可以采用药膳食疗进行辅助治疗。
常用药膳食谱
1、小米薏米龙眼粥
原料:小米25g,薏米15g,龙眼肉20g
制法:将小米、薏米、龙眼肉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煮熟食用。
2、红枣淮山瘦肉汤
原料:红枣2-3枚,淮山15g,瘦肉100g
制法:将瘦肉剁成肉末,红枣去核,与淮山一起放入炖盅,加入250ml水,炖40分钟,放入少许食盐调味。
3、栗子核桃鸡肉粥
原料:栗子25g,核桃15g,鸡胸肉50g,小米100g
制法:将小米淘洗干净,将栗子去皮,与核桃一起切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熬煮至小米熟透成粥。再将鸡胸肉切成细碎的小肉丁,放入煮好的小米粥中,继续熬煮10分钟,煮熟后,可放入少许食盐调味。
4、枸杞猪肝汤
原料:枸杞子10g,猪肝30g,生姜2片
制法:猪肝切片,与枸杞子、生姜一起放入炖盅,加冷开水200ml,炖40分钟,加少许食盐调味。
益气补血。用于轻、中度缺铁性贫血属气血两虚证者,证见:面部、肌肤萎黄或苍白,神疲乏力,眩晕耳鸣,心悸气短,舌淡或胖,脉弱等。
健客价: ¥56用于治疗单纯性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27滋补肝肾,益气生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头昏耳鸣、心悸、气短、失眠、咽干、纳差食少;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缺铁性贫血见上述症候者。
健客价: ¥65补肝益肾,补气养血。用于肝肾不足、气血两虚所致的血虚虚劳,症见心悸气短、头晕目眩、倦怠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苍白、唇甲色淡、或伴出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见以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9.8用于明确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65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19.5健脾生血,补肾填精。用于脾肾两虚,精血不足所致的面色无华、眩晕气短、体倦乏力、腰膝酸软;缺铁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28用于由于铁的摄入量不足或吸收障碍、急性或慢性失血以及感染所引起的隐性或显性缺铁性贫血,妊娠及哺乳期贫血等绝对和相对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70用于缺铁性贫血的预防和治疗。
健客价: ¥25.8益气生血,滋补肝肾,填髓壮骨。用于气血不足,肝肾亏虚,面色萎黄,筋骨萎软;缺铁性贫血、小儿佝偻病,妇女妊娠缺钙,骨质疏松见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68适用于各种缺铁性贫血。
健客价: ¥30补肾健脾,补血养阴。适用于脾肾不足,精血亏虚,面色萎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倦怠体瘦。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属上述证候者。
健客价: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