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生活 > 中医养生 > 起底什么是中医里的“毒”?可别排错了!

起底什么是中医里的“毒”?可别排错了!

2018-08-10 来源:广州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错了,有积食的大人也比比皆是。有积食的人大便总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畅,每天积一点,积少成多,积食就形成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排毒”开始出现在我们的热门话题里。他们认为排毒就是养颜,排毒就是健康,排毒就是长寿。但越来越多的人毁在了“排毒”这两个字上。

他们并不知道毒为何物,并不知道如何排毒,并不知道排出的毒到底是什么,他们只是为排毒而排毒。他们孜孜以求,结果悲剧发生了,他们身上的毒越排越多,身体越来越差。

那到底什么是中医里的“毒”?“毒”,《说文解字》释“厚也,害人之草”。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语境里,有一个朴素的观点,凡对人有害即谓之“毒”。“毒”在中医应用非常广泛,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概念,但因指意不明确而时常见滥用、泛化的现象。

毒邪有内外之分。外毒是指感染疫疠之气,或由六淫之邪蕴聚演化,或指一些有毒的致病物质;内毒是指病理产物蕴结日久而成。

一般而言,外毒致病往往起病急骤,传变迅速,变化多端,病情险恶,为病有时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呈“一毒一病”的特点,病情单一。内毒致病则多病情复杂、病程漫长、胶固难解。

六淫邪气在聚集、蕴结、壅阻等状态下,表现出“厚”的特征,致病能力明显增强,并能使人体产生急、危、重证候。如寒毒、热毒、暑毒、湿毒、燥毒、风毒等。《金匮要略心典》“毒,邪气蕴结不解之谓”,“又以伤寒为毒者,以其最成杀疠之气也”。喻嘉言也指出“疮疡之起莫不有因。外因者,天行不正之时毒也,起居传染之秽毒也;内因者,醇酒厚味之热毒也,郁怒横决之火毒也”。客观说来,此类毒与六淫在概念、证候上并无本质区别,只是症状较为严重而已。

近年来,一些学者将“毒”的范围拓展,提出郁毒、瘀毒、毒、癌毒等病因概念。还有一些养生学者提出人体内有七种毒,分别是气毒、汗毒、宿便、尿毒、脂毒、血毒和痰毒,养生则要把这些毒素排出体外。

要想排毒,首先要弄清楚自己身上到底有哪些毒,以免乱排伤气血。由于时代与生活习惯的巨变,现在的中国人基本上都是“五毒俱全”,区别就是有的人多有的人少。

这五毒是:湿毒、寒毒、血毒、气毒、食毒。

湿毒

有了湿毒身体会有如何的表现呢?湿邪是一种阻碍的力量,湿气重的人觉得自己的身子沉重,不想动,只想歇着,有时候双腿像灌了铅一样。胃口也不好,总想吃点麻辣的或者口味重的食物。全身都比较油腻,头发出油很多,脸上出油更多,大便特别粘马桶。

湿气重的人总是睡不醒,早上起来头重如裹,尤其是夏天,还有脚气,湿疹也常常来袭。湿气重的人慢慢就会形成痰湿,会打呼噜、口臭、痰多,特别不喜欢阴雨天。

湿气重的人多数都有脂肪肝或者脂肪瘤。湿气重的人舌头伸出来,齿痕多,舌苔满布,又厚又腻,严重的人上面还飘着一层水湿。

寒毒

身体有了寒邪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各种怕冷,全身上下每一个部位都觉得凉嗖嗖的,特别怕风吹。

有的人肩周炎,有的人膝盖痛,有的人胃痛,吃根香蕉都会胃痛,有的人小肚子摸上去像千年寒冰床一样,吃点生冷寒凉就拉肚子,有的人是老寒腿,还有的人咳嗽、哮喘,一到冬天就犯……

这些都是寒邪潜伏在身体里面的表现。这些陈年积寒,有的是十年甚至几十年,想要一下子排出去不容易,一定要预防为主。

血毒

血毒就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淤血、死血,死血不除,新血不生。淤血会严重阻碍我们身体气血的运行,从而导致更多的淤血,淤血越多,衰老越快。

有淤血的人通常会各种痛,不通则痛。会有很多斑,不管是老年斑还是黄褐斑,还会有很多痤疮。

看自己有没有淤血最简单的一个方法就是看舌头有没有黑斑,以及舌下静脉是不是曲张。

气毒

气毒不是气虚,气虚只是气不够,应该有的没有,气毒则是有了不该有的的气。气有余便是火,有气毒的人通常会上火,脾气急躁。

气主要与肝有关。我们一身的气机都需要肝来调节。肝气不舒的人,身体里面的气机是紊乱的,会头晕耳鸣、面红耳赤、胸胁胀痛、月经一会提前一会错后,大便一会干一会稀,总之就是不规律。如果你的身体有了不规律的表现就要考虑是不是肝气不舒,是不是有气毒了。

通常有气毒的人舌头伸出来都是尖的,有的还歪向一边。

食毒

食毒就是有积食,有积聚。

很多人以为只有小孩才有积食,错了,有积食的大人也比比皆是。有积食的人大便总是不爽,不是便秘,而是排出不畅,每天积一点,积少成多,积食就形成了。

因为有积食,通常会胃胀、腹胀,胃口也小,吃不了多少。有没有积食,看看舌头就知道了,如果舌苔很厚很粗糙就是了。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