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中医特色 > 气功太极 > 从“尾闾”了解“太极拳”

从“尾闾”了解“太极拳”

2017-03-20 来源:太极文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透过脊椎周边的副交感神经,刺激相关的肌肉群的收缩(muscularcontractions)反应从而牵动相关的骨骼及关节的活动。

  (一)“尾闾”与“太极拳

  清王宗岳《十三势行功歌诀》:“尾闾中正神贯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二)“尾闾”是脊椎动物的重心

  “尾闾”学名“骶骨”是人类以两腿走路后,尾脊椎与尾巴的演变保持了尾巴负责吸收不同方的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的功能,是人体中唯一不能以金属代替的重要骨块。

  “重心转移”的核心

  “尾闾”是脊椎动物“重心转移”的核心,是脊椎动物平衡身体,稳固姿势或运动的重要骨骼,例如体形极重的恐龙、鳄鱼等大型脊椎动物爬行时,依赖尾巴的左右摆动,及三脚承重的重心转移,让其中一只后脚可以轻盈地提起川咄各方向的移动。

  “反应传递”的主角

  “尾闾”是人类唯一连系大脑中枢神经,及连接脊椎、和副交感神经的骨块;能够透过执行大脑反应的讯息,掌管人体各相关组织(腰部、脚部…)的肌肉收缩,从而产生运动,或稳定的动作。

  (三)“尾闾”(骶骨)是人体“脊椎的核心”

  民国杨澄甫《太极拳体用表解》:“尾闾而中正,否则脊柱先受影响,精神亦难上达。”

  图:骶髂关节掌管的活动范围

  (四)“尾闾”(骶骨)与“骨盆”的自锁拱扼系统

  “骶髂关节”是位于骨盆,“骨盆”是由骶骨和双侧髂、坐骨、恥骨连结组成,承托脊柱的重力,骨盆为躯干的座基,支撑脊椎身躯的“地基”,是上身力量的转移“中心”,及“抵”消上身所有的力(内力、外力)是经腰椎传至“髂关节”、循经“骨盆”、“髋关节”及下肢…最后传至脚掌及地面。

  掌管整体的稳定

  “尾闾”(骶骨)是人体“骶髂关节”的自锁拱扼系统的主角,有如一斤倒三角形,位于盆骨上,上方连结脊椎,下方连结腿骨,如石桥上“顶铰”的作用,将外来的力(上半身重量透过骨盆将上躯的重量分散于双腿),作用于抵消及平衡不同方向的力故称为“骶骨”。

  (五)“尾闾”与“核心肌群”的功能

  “核心肌群”

  核心所指的是身体的中轴线,即脊椎骨,位于人体躯干中心的肌肉群统称为核心肌群。

  背面:多裂肌、竖脊肌、腰方肌、臀屈肌

  正面:腹横肌、腹内斜肌、腹外斜肌、腹直肌、髂腰肌…

  “核心肌群”功能

  1.“稳固重心”

  骶骨(尾闾)的活动范围非常窄小,掌管脊椎的生理弧度。在运动中维持脊椎的中正,维持脊椎中辐的稳定,在运动过程中维持稳定的姿势。

  人体三大负重部位

  上:悬挂核心系统(头颈肩)

  中:脊椎躯体(核心肌群)

  下:骨盘承托系统

  2.“产生活动”

  透过脊椎周边的副交感神经,刺激相关的肌肉群的收缩(muscularcontractions)反应从而牵动相关的骨骼及关节的活动。

  3.“力量转移”

  “核心肌群”位于上身,与下肢之间,在运动过程中,协助突发的爆发力传递,例如将下身的力量,由下向上传递,包括:起跑、田径、跳高、击球、弓箭、和太极拳武术体系等各种运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