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疾病 > 斜视弱视 > 视力的正常发展怎样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弱视?

视力的正常发展怎样的?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弱视?

2017-07-31 来源:福州东南眼科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斜视而发生复视,大脑皮层为了克服复视的干扰,主动抑制斜视眼的神经冲动,从而引起斜视眼产生弱视。这种弱视早期经过适当治疗,有可能提高视力,但也有少数病例虽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大。

  视力的正常发展

  人眼发育在5岁前属敏感期,5岁后发育趋缓,12岁以后基本固定。一般3岁的儿童视力水平应在0.8(4.9),5岁时达到1.0(5.0)。所以人眼在12岁前,特别是5岁前,如果没有及时治疗弱视,将造成终身视力低下。给孩子将来的学习、就业,甚至生活能力造成影响。

  什么是弱视?

  所谓弱视,是指眼球内外经过检查未见有器质性病变,而最佳矫正视力不能达到正常者。通常指矫正视力<0.8(4.9)。

  它是一个多发病,在100个人中,大概有4个人会出现这种情况。

  1、屈光不正性弱视:

  这是最常见的病因。单眼或双眼有屈光不正(如近视、远视、散光)而没在戴眼镜的,引起视网膜功能低下,常会发生弱视。这种弱视可戴合适的眼镜而治愈。

  2、屈光参差性弱视:

  由于两眼近视或远视的度数相差较大(超过300度),导致两眼看到两个清晰度、大小不一致的像,大脑皮层就会抑制度数较深眼的像,从而发生该眼弱视。若能早期矫正屈光不正,则可以防止其发生。这种弱视经过治疗可能恢复视力。

  3、斜视性弱视:

  由于斜视而发生复视,大脑皮层为了克服复视的干扰,主动抑制斜视眼的神经冲动,从而引起斜视眼产生弱视。这种弱视早期经过适当治疗,有可能提高视力,但也有少数病例虽经长期治疗,视力改善不大。

  4、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幼儿时期眼球患病,如角膜混浊、上睑下垂、先天性白内障等,使患眼视线遮断、视功能发育受到抑制而发生弱视。及早治疗上述疾病可避免弱视的发生。

  5、先天性弱视:

  包括器质性弱视和继发于眼球震颤、全色盲所致的弱视。器质性弱视可能因新生儿黄斑出血而致视细胞的发育异常。这种弱视在所有弱视治疗中难度最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