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心胸外科频道 > 疾病分类 > 食道癌 > 中国癌症患者每3分钟有1人因食管癌死亡

中国癌症患者每3分钟有1人因食管癌死亡

2019-09-10 来源:方卫霞的空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喝酒脸红的人,主要因为体内基因缺陷,不能合成乙醛脱氢酶,从而导致酒精在体内最终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只能分解到乙醛。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脸部血管扩张正是脸红的原因。

你身边的人有多少人喝酒脸红?

那么,不幸的告诉你:

如果喝酒脸红,就意味着,

未来患食管癌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3倍!

喝酒脸红预示基因缺陷

首先经乙醇脱氢酶催化,变成乙醛,乙醛在乙醛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酸,乙酸参与到体内的多个代谢途径中最终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

而喝酒脸红的人,主要因为体内基因缺陷,不能合成乙醛脱氢酶,从而导致酒精在体内最终不能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只能分解到乙醛。乙醛具有让毛细血管扩张的功能,脸部血管扩张正是脸红的原因。

如今有一些人在酒精的不断锻炼下,逐渐对乙醛脸红的现象产生耐受,于是越喝越多。然而,乙醛脱氢酶缺乏的问题出现在基因上,不能通过锻炼改变,只能导致乙醛在体内越积越多,最终损害身体健康。

乙醛易导致食道癌

酒精虽然不直接致癌,但它在体内的第一个代谢产物——乙醛,却被划分为一级致癌物,已经有研究表明,它对人类有致癌性,在动物实验中甚至用乙醛来做癌症模型的诱变剂。

在通常情况下,唾液中是几乎检测不到乙醛的存在。但是,喝酒后乙醛含量会明显增加,至少可以持续四个小时。对于喝酒脸红的人,喝酒后唾液中乙醛的浓度比正常人高两到三倍。这些乙醛不能进一步转化,只能在口腔中逐渐累积,然后进入后续的消化道消化。乙醛会稳定的附着在DNA分子上,导致细胞癌变或突变,最终诱发食管癌。

我国食管癌发病率高还与这些有关:

你身边的人有这些陋习?

比如:喜欢「趁热吃」。

先来看看,你有没有这种经历:

好不容易回趟家——妈妈把刚煮好的饭菜汤水放到桌上,一脸宠溺地对你说:

你看着妈妈忙前忙后的样子和饭菜升起的热气,幸福感油然而生,泪水模糊了双眼。

然后……

你迫不及待的盛起刚出锅的美食,一口下去……

可是又不好吐出来,只好张着嘴直哈气,凉一点赶紧咽下去。

最后舌头被烫的麻麻的,嘴巴烫掉一层皮……

最近天气凉了,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趁热吃」,觉得食物热热的烫烫的,非常治愈。

但是,你估计想不到,这种习惯,可能会致癌。

据统计,中国是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国家。

在中国,每2分钟就有一个人被确诊为食管癌,每3分钟就有一个人因为食管癌而死亡。

除了遗传、饮酒、吃腌制食物外,爱吃热饮热食,是增加食管癌风险的重要因素之一。

你可能会说:

你说的是「趁烫吃」,那我不吃烫嘴的食物不就好了,趁「热」没什么问题吧。

不好意思,你定义里的「趁热吃」: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认为:超过65℃的热饮,属于2A类致癌物,有致癌风险。

换句话来说,只要高于65°C的食物,就对身体有害了。

不要以为这个温度很高,出锅不久的一颗热饺子就能超过它。

而受到伤害最大的,就是食管。

为啥咽下去的时候不觉得烫呢?

这是因为相比于嘴巴,食管对温度并不敏感,就算被烫到了,也没太大感觉。

但是造成的危害并不会减小。

食管的表面,覆盖着娇嫩的黏膜,食物的温度对它有很大影响:

10℃~40℃最合适;

50℃~60℃勉强能耐受;

65℃以上,会造成烫伤。

所以,你吃东西被烫到嘴,想着赶紧把它咽下去,这样就不烫了。

其实是在自欺欺人。

刚出锅的饺子、刚从火锅里捞出的肉丸,刚出笼的灌汤包、刚煲好的靓汤……

每一口烫嘴的食物,都会对食管带来一次伤害,但你却——毫不知情!

如果真有一天你感觉到食管有异常,那可能已经晚了……

然而,可惜的是,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他们总认为:

「我只是趁热吃,根本不烫!」

中国人爱吃热菜热饭,爱喝热水热茶。

因为养成了「趁热吃」的习惯,很多人根本不认为自己吃得太烫,甚至总觉得自己吃得还不够热。

例如留言提到的功夫茶,是潮汕地区的传统饮食,只有滚烫的时候喝才叫「趁热」。

与之对应的是……

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潮汕是食管癌的六大高发地区之一,潮汕地区的南澳县,食管癌死亡率高居全国各地区第二。

虽然食管癌和遗传、饮酒、吸烟等很多因素有关,但潮汕人民爱「趁热」喝功夫茶的习惯,和食管癌的高发脱不开关系。

更多人的家里,不喝功夫茶,但会有热汤、热水、火锅、热粥、热饺子、热咖啡……

就算癌症不会找上门,脆弱的食管在经过反复被烫伤后,也可能出现炎症、溃疡等问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