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院外救人还需资质?“这些都是bullshit(瞎扯)” 医生国外救人的思考
潘湘斌告诉记者,如今,这位女士每年都会写信给他,去德国学习交流时,还总被这家人邀请至家中做客。就连他旁边的两位乘客,也与他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两会话题】慢病防控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适应症不符而被“拒绝”,未能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治疗,但正是该院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对适应症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患者开诚布公的帮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谢。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媒体都转发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中秋节被逼抱死婴尸体游街示众。
潘湘斌告诉记者,如今,这位女士每年都会写信给他,去德国学习交流时,还总被这家人邀请至家中做客。就连他旁边的两位乘客,也与他成为很要好的朋友。
该怎样依法应对,且让3位资深律师说说看。河南世纪通律师事务所封冠洪、河南公为律师事务所马新春、河南闻禹律师事务所高春利3位律师,从法律角度给医生、护士们支个招儿。
有话好好说,该投诉就投诉,该走法律程序就走法律程序,不能上来就打就杀,这样肯定是不对的。另外,公安系统对这件事的认识也要提高到一定的高度,不能总是调解。
有人大代表提出“医生更大的压力来自于精神压力”。对此,民盟有提案建议,修改法案规定医生的“有限责任豁免”权利,让患方也承担一部分法律责任。
医生怎么才能幸福?提高自我修养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社会要合力熬制“四大痛”的解药。诚如网文作者所言,“我们的媒体、我们的百姓,我们的社会,应该对医学、对医生保持最起码的尊重、宽容和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