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一位患者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的"被拒绝"的真实感受

虽然这位患者因为适应症不符而被“拒绝”,未能在上海市质子重离子医院进行治疗,但正是该院对病人负责的态度,对适应症的严格把控,以及对患者开诚布公的帮助,赢得了患者的信任和感谢。

太康医闹事件视频流出,羞辱的背后我看到了麻木!

今天,几乎所有的医媒体都转发了一篇文章,那就是河南周口市太康县人民医院的一名医生和一名护士中秋节被逼抱死婴尸体游街示众。

最新发布
2015-07-29

致想要自由的医生们

十八大提出了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是我看到的最为有力的一项医改措施。我不希望我们国家的老百姓看病是如此的艰难,也不希望我们的医生在吵闹嘈杂的门诊里面完成一个个没有尊严的诊疗。将公立医院回归到教学,培训合格的住院医师,私立医院回归市场化的医疗,这是未来必然的改革道路。

标签: 自由执业 医生 
2015-07-28

一名规培医生的苦痛吁求

这里,想对中国医师协会领导们说,你们来检查,是想要给我们争取更合理的待遇,我们有很多问题想反映,但当时医院领导给我们施加了各种压力,你们走后,我们依然要寄人篱下。

标签: 规培医生 苦痛 吁求 
2015-07-28

解决医患矛盾还需从“医荒”入手

近几年,各地的医疗纠纷案件不断增加,医患矛盾越演越烈,有的甚至演变为暴力事件,医生和患者之间好像形成了不可调和的必然矛盾。

2015-07-27

过度解读“医生坏阿姨”也是一种伤害

发微信的医生称,这种家长她遇上已不是第一次了。可以想象,这里最大的原因,并非是因为不少家长对医生有什么偏见,而不过恰恰在医院,小孩哭闹的场景可能最多,家长进行劝慰的机会自然增大。

2015-07-27

医护人员应更自信 不要总有“受害心态”

很多家长遇见孩子哭了,总想找一个“受气包”。比如孩子绊到椅子摔哭了,有些家长拍打椅子,“打你,把宝宝弄疼了。”

2015-07-27

7名儿科医生辞职的背后

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逃离儿科,远离儿科,成为了近年来很多儿科医生和临床医学生的无奈选择?“儿科医生荒”的难题,该如何破解?

标签: 儿科医生 流失 
2015-07-27

过度治疗?手部伤口花费八千余 院方:无过度

事后,他查医院的费用清单时发现,从7月10日到7月11日晚11点59分,其妻的治疗费用共计8523.05元。

2015-07-27

医生为何成了“惊弓之鸟”?

中国医师协会代表百万医师多次发表声明,对医疗暴力行为“零容忍”。医疗暴力这一文明社会之疽、之痛,是否能找到速效药?

2015-07-27

医患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

如何有效与人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这是很多人急于求解的问题。哈尔滨医科大学尹梅教授从沟通的三个层次、学会聆听、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等方面,生动阐述了沟通的艺术技巧,解析了沟通对人际交往和医患关系带来的影响。

标签: 医患 沟通 说话 
2015-07-27

随机应变!面对危机护士应该如何化解

沟通是增进护患关系和谐的金钥匙。护士要认真倾听患者的叙述和倾诉,学会判断患者面部表情、动作姿势的含义,采用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和鼓励性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

标签: 危机 护士 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