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发展其实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高危人群、糖尿病前期、糖尿病,也就是说发展到第三阶段才是严格意义上的糖尿病。
5亿中国人的血糖超标了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发布的《全球糖尿病报告》显示,中国约有5亿成年人处于糖前期,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较高。
无论是男性或女性,糖尿病患者比血糖正常人群的寿命都要缩短10年甚至更多。
血糖控制不佳者,半数死于心脑血管疾病,其余与肾功能衰竭、感染和高血糖相关并发症有关。
而糖前期,是指血糖偏高但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的“中间”状态,是糖尿病的早期预警信号。由于还未到诊断糖尿病的标准,常常被人忽略。
具体说来,糖前期有情况有两种:
01空腹血糖偏高
血糖介于5.6~6.9毫摩尔/升之间,也称空腹血糖受损。
02糖耐量异常
指餐后血糖偏高,血糖介于7.8~11.0毫摩尔/升,也称糖耐量受损。
上面两个标准只要符合其中一个,就可诊断为糖前期。
1血糖在悄悄升高的信号
1吃饱就困
偶尔一次不必担心,如果经常吃饱就犯困,可能是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的。
如饮食中精制面粉和含糖饮料、食物等碳水化合物比重太大,导致血糖突然升高,胰腺需要“努力”产生更多的胰岛素。
经常如此,人体器官负担过重,容易出现昏昏欲睡、体力透支等感觉。长此以往,将发生慢性胰岛素抵抗。
2“垃圾食品”上瘾
人体摄取含大量糖、盐和脂肪的食物时,消化道会分泌出一种能刺激进食中枢的物质,让人感到饥饿,有暴饮暴食的冲动。
三天不吃爆米花、薯片就难受,你就需要警惕了。此类食物进入体内消化速度快,容易导致血糖紊乱,长期食用会增加糖尿病风险。
3体重“屡减不降”
肥胖是引起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多数糖前期患者体重都超标,特别是单纯减少热量摄入后,体重依然不减的人,更应警惕。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体重比较科学的指标。体质指数(BMI)最好控制在18.5~24,大于24为超重,需要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大于28则属于肥胖,需要减肥。
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
4大腹便便
细胳膊细腿大肚子的体型,又称为腹型肥胖。
男性腰围大于85厘米,女性腰围大于80厘米,即为腹型肥胖,这种体型的人更易发生胰岛素抵抗。
另外,腹型肥胖的人内脏脂肪多,会加速动脉硬化的进程,增加心脑血管病的风险。
5血压偏高
临床上许多高血压病人都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地伴有高血压,两者被称为同源性疾病。
有研究显示,病史超过6年的高血压患者,约有四成会患上糖尿病。
当身体出现上述不适症状时,应该警惕是否与血糖升高有关,并尽快前往医院进行检查。
2糖前期的隐蔽危害
01神经系统受损
长期血葡萄糖过高,会损害神经系统。伤到植物神经系统时,常表现为四肢麻木、手脚冰凉、有疼痛感、有蚂蚁爬行感,甚至可能出现腹泻、便秘等症;若为颅神经病变,可出现眼睑下垂、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等症状。
02脂代谢异常
糖代谢紊乱时,过多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导致脂代谢紊乱,可引起肥胖、高血脂、脂肪肝等代谢疾病。有时候还会伴随蛋白质代谢紊乱,导致血尿酸升高。
03心脑血管疾病
人体血管遍布全身,高血糖往往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减缓,处于高凝状态,易引起动脉斑块,甚至血管狭窄,导致心梗、脑梗等危险疾病,也会影响心脏等全身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
研究发现,糖前期会增加冠心病、动脉硬化、脑卒中等大血管病变风险,发病率可高达40%。
因此,积极干预糖前期的血糖水平,不仅可以逆转高血糖,阻止糖尿病的发生,还能减少更多的并发症。
3健康生活方式是降糖“良药”
减肥
糖前期的人,要把减肥5%~10%列为首要目标。体重下来了,控糖效果才会好。超重或肥胖的糖前期患者,可通过运动和饮食达到减重的目的。
运动
每天划出固定时间段进行运动,例如做广播体操、散步等,最好每周将运动时间增加至250~300分钟。
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运动可以采取由短到长、循序渐进的方式。
正确饮食
饮食上要注意合理搭配,尽量做到均衡饮食,少吃肉类,多吃果蔬。
此外,并不是做好饮食和运动就万事大吉了。
糖前期的人要定期测血糖,每年至少去医院检查一次空腹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并定期监测血压、血脂、体重,以防心脑血管损伤。
1.本品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脲类口服降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36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54.5单药治疗 本品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用于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与二甲双胍联用 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2 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本品单药或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的推荐剂量为100 mg,每日一次。本品可与或不与食物同服。 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轻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肌酐清除率 [CrCl] ≥ 50 mL/min,相应的
健客价: ¥115本品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用于经二甲双胍单药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或正在接受二者联合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
健客价: ¥140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6.5用于2型糖尿病。 单药治疗:可作为单药治疗,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联合治疗:当单独使用盐酸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可与盐酸二甲双胍联合使用,在饮食和运动基础上改善血糖控制。 重要的使用限制:由于对于1型糖尿病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有效性尚未确定,故本品不用于1型糖尿病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患者。
健客价: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