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输液无小事,配伍!速度!须关注!!
经过几十年的医学实践,输液治疗已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液体治疗。在我国,静脉输液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治疗手段,据统计,我国住院患者的平均输液率是73.4%,而静脉输液最常见的并发症就是静脉炎,尤其是化学性静脉炎,静脉炎多发生于经外周静脉尤其小静脉输液时。化学性静脉炎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静脉直径、输注速度、输注液体的渗透压及酸碱度等,其中输液的渗透压及酸碱度(pH值)与静脉炎的发生密切相关。
人体的正常血浆渗透压为280-310mOsm/L,输注液体的渗透压不同,引起静脉炎的危险性也不一样。一般情况下,渗透压>600mOsm/L的药物可在24小时内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属静脉炎的高危药物,渗透压在400-600mOsm/L的为中度危险药物,渗透压<400mOsm/L的属低度危险药物,单独输注较少引起化学性静脉炎。另外,正常情况下人体血液的pH值为7.35-7.45,输注的液体pH值在6-8之间的对静脉影响较小,单独输注极少引起静脉炎。
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用药物/溶液的酸碱度(稳定pH值)及渗透压
正是基于不同药物的酸碱度及渗透压不同,在药物配伍时,可根据药物的理化性质及溶媒的酸碱度(pH)、所含的电解质不同等特点,选择合适的溶媒;不合理的药物配伍输注可增加化学性静脉炎及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生理盐水的pH为4.5—7.0,是等渗的中性偏酸溶液,大多数抗菌药物使用生理盐水配制后都比较稳定,但也有些抗菌药物(如多黏菌素,某些喹诺酮药物)是不宜用生理盐水配制的。
下面就来谈谈几种常用溶媒与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
不宜与0.9%NaCl注射液
配伍的药物
0.9%NaCl为含Cl-的偏中性电解质溶液(pH为4.5-7.0),与药物的配伍禁忌和Cl-作用、pH变化等因素有关。
不宜与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药物
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为3.2-5.5,为弱酸性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易分解、变色及沉淀的药物一般不宜用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配伍。
不宜与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配伍的药物
林格液含NaCl、KCl及CaCl2,乳酸钠林格液每升含乳酸钠3.1g、NaCl6.0g、KCl0.3g及CaCl20.2g,与药物的配伍禁忌与Cl-、Ca2+等有关。
如图,不能与林格液/乳酸钠林格注射液配伍的药物及其原因
除此之外,两性霉素B及两性霉素B脂质体、地西泮、盐酸咪达唑仑、表柔比星、多烯磷脂酰胆碱、硝普钠等等,都与林格液或乳酸钠林格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宜单独输注的药物
有些药物由于本身的特殊性质,而不宜与其他药物配伍,如血液、甘露醇、白蛋白等等。
血液:血液不透明,在产生沉淀时不易观察。且血液成分复杂,与药物混合后易引起溶血、血细胞凝集等现象,故血液不宜加入任何药物共同输注。
甘露醇:甘露醇注射液一般含20%或25%甘露醇,为一过饱和溶液(甘露醇在水中溶解度约为1:5.5),但一般不易析出结晶,即使有结晶析出也可通过加热使之完全溶解。甘露醇注射液加入某些药物如NaCl、KCl等可导致其析出结晶。
小结
其实,静脉输注的液体渗透压过高、浓度或酸碱度过高,或输注刺激性药物以及速度过快等均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引起静脉炎。尤其是输液的速度,静脉输液速度过快是引起静脉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有些药物输注过快不单易引起静脉炎,而且还会影响疾病的疗效及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相反,有些药物因自身特性及其治疗疾病的特殊性,输注速度可适当调快。
主要用于小伤口贴敷、护创及静脉输液时固定输液针头。
健客价: ¥5主要用于小伤口贴敷、护创及静脉输液时固定输液针头。
健客价: ¥11浅表性静脉炎,静脉曲张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外科和硬化术后的辅助治疗血肿,挫伤,肿胀和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输液和注射引起的渗出,抑制疤痕的形成和软化疤痕。
健客价: ¥102复方肝素钠尿囊素凝胶: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继发于手术、截肢、烧伤、痤疮及其它意外伤害产生的限制活动并影响美观的瘢痕;由于杜普伊特伦挛缩症(Dupuytren’’s 挛缩症)导致的挛缩;外伤导致的肌腱挛缩和瘢痕性狭窄。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浅表性静脉炎,静脉曲张性静脉炎,静脉曲张外科和硬化术后的辅助治疗。血肿,挫伤,肿胀和水肿,血栓性静脉炎,由静脉输液和注射引起的渗出,抑制疤痕的形成和软化
健客价: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