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官网显示,安徽成立省医保委员会及省医保办,这是一个全新的省级医保领导班子,副省级领导担任主任、副主任,并由多部门(发改委、民政、财政、人社、卫计委、药监、物价、保监)负责人协作分工。省医保办设在省政府办公厅,相对独立运行。
不过,安徽的医保办与福建还是有所不同,福建医保办的职能涵盖了医保筹资及管理、医药采购、医疗服务价格制定等医改关键环节,安徽从文件上看似乎仅限于医保领域。但是,如此高规格的医保委员会及医保办的独立运作,一定有其设立班子的理由。
药又要涨价了!
昨日(10月11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知,公开征求《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的意见。
拟要求中药生产企业每5年对中药资源重新评估一次,涉及包括以中成药、中药饮片、中药配方颗粒为代表的所有中药工业生产。
通知中包括中药资源评估技术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及其起草说明。
根据《中药资源评估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中药资源评估不只是对产量的评估,也包括对质量的评估,产量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原料的可及性,质量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企业生产原料的稳定可控。
医院拖欠药款,要向全社会曝光了!
10月10日,北京市卫计委官网公布《北京市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对于药商和医院,明确提出并强化了信用惩戒,力度很大。
《方案》表示,对违反合同约定,供货或配送不及时影响临床用药的企业,由行业主管部门记入企业信用记录,并报送市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通过“信用北京”网站向社会公布;对于情节严重,公立医疗机构2年内不得采购其药品。
黑龙江省建立健全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
为切实保障医疗安全,黑龙江省卫计委于10月10日下发《全省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暂行办法》的通知,指导全省医疗机构妥善处置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维护医患双方权益,持续推动医疗质量改进。
《办法》规定,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分为三级:一般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重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特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应遵循4项原则:主体处置原则,事发医疗机构是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的主体单位,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归口报告原则,医疗机构应当向所在地县(市、区)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网络、电话或传真等形式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逢疑必报原则;积分累加原则等。
深圳医疗机构执业登记有了新办法
深圳卫计委:近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印发了《深圳市医疗机构执业登记办法(试行)》,该办法将于2017年11月1日起施行。
这是“响应”深圳发布的全国首部地方性医疗基本法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对其中关于医疗机构执业登记的新突破,在具体操作上进行了细化。
今后,在深圳开办医疗机构,办理执业登记的流程将更简化、更清晰,比如不再需要办理医疗机构设置许可(筹建审批)。
新技术
面向骨科精准医疗,开发3D打印软硬件产品
3D打印技术自上个世纪80年代至今,走过了一条漫长的发展之路。近年来,国内外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在航空航天、生物医学工程和工业制造等多个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由于健康和医疗行业势头良好,3D打印技术在此领域的潜在发展空间也比较可观。其中3D打印技术在骨科行业的需求比较明显,并呈快速增长趋势。3D打印市场分析公司SmarTechPublishing在年中发布了关于骨科3D打印市场的研究报告,报告显示2016年此市场的全球规模已达近5亿美元,预期在2019年会达到10亿美元。
广州华钛三维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就是一家专注于将3D打印技术应用于骨科治疗领域的公司。华钛三维CEO朱献文告诉36氪,3D打印技术在骨科领域的实际应用包括设计和制作手术前预案模型、骨科手术导板,以及金属3D打印植入物。华钛三维现阶段主要的业务是设计和制作手术前预案模型和骨科手术导板,金属3D打印植入物业务依然处于开发和验证阶段。
不用病毒,纳米颗粒也能递送CRISPR“剪刀”
日前,《自然·生物医学工程》杂志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通过纳米颗粒而非病毒来递送CRISPR基因组编辑分子的方法。实验中,美国科学家利用这种非病毒递送方法,有效纠正了引起小鼠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的遗传突变。
CRISPR被称为“生物科学领域的游戏规则改变者”,现已发展成为该领域最炙手可热的研究工具之一。以往研究表明,通过介入,CRISPR能使基因组更有效地产生变化或突变,效率比既往基因编辑技术更高。目前,CRISPR技术在医疗健康方面的应用潜力,取决于将三种DNA编辑组件——Cas9DNA剪切酶、向导RNA以及待插入基因组的DNA供体有效递送至特定的靶细胞。病毒可用来转运这些分子,但是存在安全隐患,运量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其会降低CRISPR组件的编辑效率。
新蛋白逆转癌症药物治疗导致的DNA损伤!
近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科学家领导的国际小组在研究中发现了一种新的机制,可以逆转这种治疗产生的DPCs带来的DNA损伤!这种被命名为ZATT(ZNF451)的蛋白,可以在TDP2的帮助下消除DPCs。这就意味着:我们在进行癌症治疗的过程中,可以抑制DPCs对于正常细胞的灭杀作用。
众生药业一类创新药ZSP1603获批临床
10月11日,广东众生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或“众生药业”)发布公告称,于近日收到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核发的一类创新药ZSP1603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和《审批意见通知件》。ZSP1603原料药及ZSP1603胶囊(12.5mg、50mg、100mg)均获得批准进行临床试验。此次获批,使ZSP1603成为国内同靶点第一个获批临床用于治疗IPF和恶性肿瘤的小分子创新药物。
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迷你蛋白可能成为新类型药物
科学家已经创造了一种高通量、快速的方法,可以从头开始设计并生成数千种不同的、微型的、稳定的蛋白质,可以结合特定的治疗靶点。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教授和他的同事在9月27日《Nature》上发表的文章中报道了他们的发现。防治传染病(如流感)和开发针对神经毒素的解毒剂是该研究的两个目标。该方法可以迅速合成数千种新的候选药物,即小分子蛋白。这些以前不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计算机设计的蛋白质,将小分子药物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与较大生物制剂的特异性和效力相结合。使得这些微型蛋白质粘合剂有可能成为新一批药物,弥补小分子药物和生物制剂之间的差距。它们可以被设计成以高选择性的靶标结合分子,但是它们更加稳定和更容易结合到需要的地方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