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又一名80后医生带病工作猝死!
又一位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好战友离我们而去!
这几天,医生圈里再次传来一个悲伤的消息——
临沂市平邑县中医院外一科副主任彭英雨突发疾病猝死,英年早逝!又一位长期奋战在临床一线的好战友离我们而去!经核实,不幸发生在5月10日。
平邑县中医医院官微“青春中医院”也于5余10日发文《沉痛悼念我院泌尿外科学、普外科学青年骨干—彭英雨主治医师》。
5月10日起,大量同事及熟知彭医生的人,在朋友圈、微信群发文悼念他。
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什么样的医生?
超负荷带病工作,出事前一天3台手术
彭英雨,男,1980年生,外一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平邑县中医医院泌尿外科、普外科青年骨干医师。
2005年毕业于沈阳医学院,先后进修学习于山东省立医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2017年5月10日因病去世。
据彭医生的同事介绍,彭医生一直带病坚持工作,直到出事前一天!
“这段时间,彭医生的心脏不好,一直在临床一线工作,又特别忙,耽误治疗了!大家今天刚刚把他送走,愿他一路走好!同事们纷纷在医院的多个微信群中进行哀悼。。。。。。”
临床一线的一生超负荷工作并非什么新鲜事,可到底有多忙?我们可能真想象不到。
有同事描述了他眼中的彭医生到底有多辛苦:
一路走好,前天(注:出事的前天)还在手术室里见过你,做完2台手术的你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坐在角落里,到第三台手术你还坚持上。
他陪着病人做完检查后才下班。
80后医生,年轻的副主任,连续加班、带病工作……这样一个尽职尽责的医生,别人看在眼里,更记在心里。
彭英雨刚毕业那年在内一轮科,新来一病人需做CT,他推着平车陪病人检查完才下班。就像是昨天,还清楚记得他推车的样子,如今却走了……
我几乎可以想象,彭医生对待病人的样子。对待病人如此,对他同事也亦如此。
记得上班时,第一个轮转你们科室,你手把手教我缝合、打结……教我如何识别急腹症……教我中医院的病例怎么书写……这么年轻的一个人、一名副主任、一个丈夫、儿子、父亲,就这样抛下一切走了。希望在天堂里没有加班,没有手术……彭哥,走好!
据他的同事说,彭医生和妻子都在医院上班,儿子七岁,妻子刚生完第二胎! 父母已老,孩子还小……可以感同身受,彭医生留给家人的,只有悲伤。
同事亲眼目睹——
心痛!看着在门口孩子连磕头都不会,真的很心疼……希望以后都帮帮她娘俩,希望能尽快振作起来。
作为公众健康的“守门人”
医生的健康却濒临“失守”这值得引起高度警惕
案例其中的一位医生,2015年3月2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医生闫润栀猝死,年仅28岁。“闫大夫去世前忙了一个多月,同事说压力大有些郁闷,但工作重没时间缓解,科里的活多。3月2日凌晨抢救了一个病人,写完病历都快4点了,早上交班查房之后回去,下午在急诊就没过来。”
“闫大夫死之前当完住院总,没怎么休息。活活累死的。”而去世前,“他还未结婚,是家里的独子。”“活活累死”,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慨念,还有一个数字。
中国全国去年的病人麻醉死亡率为万分之五到十,中国共有不到八万麻醉医生,按这个死亡率,医生的死亡率是病人的十倍。
这个死亡率正常吗?正常吗?
“医生”是一个高危行业,而不是别人眼中穿着白大褂,拿着报告,每天光鲜亮丽的,他们时常加班,工作繁杂,即使见到多么血腥的场面也要硬着头皮上。甚至于这么多猝的死事件也告诉他们一个当好一个医生需要明白一个道理:
只有关注身体健康,积极锻炼,有一个好体魄才能更好地服务病人,守护生命。
医生也是普通人,也有生老死痛,多点理解和关爱。在健康面前,医务工作者并没有豁免权,患病风险并不比普通人群低。由于生活不规律,医生的健康情况比同年龄组人群还要差。超负荷的工作是一个原因,爱岗敬业的心可能是医生这个群体得不到休息的矛盾情节,即使自己辛苦劳累,也希望能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驱使着他们不断的为他人服务,无暇顾及自己的身体。
如果看到病房走廊外疲惫的他们在缓缓走着,请先不要怒目相斥,也许他们现在需要一刻的喘息,不仅是身体上...更是心灵上。
一次又一次发生的医生猝死事件,
一次又一次死亡的代价,
希望我们每一位医护,
都能更加重视自己的生命,
在繁重工作之余,善待自己。
因为只有好好活着
才能救治更多的病人!
好好活着就是对家人、
朋友、病人最大的负责!
祝彭医生一路走好!愿天堂没有做不完的手术,没有上不完的夜班,没有加不完的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