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数说│2016年心律失常与先心病介入治疗

数说│2016年心律失常与先心病介入治疗

2017-04-25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循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张澍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植入量以及导管消融量均在逐年增长。

  4月21日~22日,在第二十届全国介入心脏病学论坛(CCIF2017)新闻发布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张澍教授、阜外医院蒋世良教授等人详细介绍了2016年全国心律失常和先心介入治疗的整体情况。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

  张澍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起搏器、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植入量以及导管消融量均在逐年增长。

  各省市质控中心人工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大陆地区起搏器植入总量为73080台,总量相比2015年增长约10%;其中三级医疗机构植入量占93%,二级医疗机构7%。相比质控中心数据,厂家提供的数据则可能更接近临床真实植入情况,厂家统计起搏器总植入例数为80017台(单腔起搏器占比31%)。

  2016年全国ICD植入总量为3317台(厂家数据3694台),其中一级预防占51%,二级预防占49%。

  CRT植入总量为3560台(厂家数据3951台,CRT-P占比43%,CRT-D占比57%)。

  共植入1704台具有远程监测功能的心脏植入性电子装置。

  2016年各省市自治区质控上报导管消融总量为132504例,较2015年(117021例)增长13.2%,其中心房颤动导管消融30574例,占所有导管消融的23.1%。导管消融超过1万例的省市有,北京市13796例、广东省11760例、四川省11084例。

  张澍教授总结,现阶段需要加强电生理医师培训,增加心律失常介入中心;在进行介入治疗的同时应该优化房颤抗凝治疗,制定稳定性冠心病的预防新策略,加强对介入新技术的推广与质控工作。

  沈阳军区总医院王祖禄教授发布了军队数据,2016年全军心律失常介入治疗14073例,其中导管消融9078例,普通起搏器植入4443台。军队医院心律失常介入治疗技术成熟稳定,但发展欠平衡,有待进一步推广提高。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苏晞教授对左心耳封堵术介入诊疗情况进行了介绍。自2014年左心耳封堵相关产品在国内批准上市以来,目前植入总量超过2000例,患者平均年龄为70岁,以持续性房颤患者为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吴立群教授介绍,自2013年冷冻球囊消融进入我国临床,其发展较为缓慢,2016年有所突破。截至2016年,全国共开展冷冻球囊消融6000余例,2016年开展超过3000例。

  先心病介入治疗

  蒋世良教授介绍,根据网络直报系统统计(西藏除外),2016年全国大陆357家医院(地方医院315家,军队医院42家)共完成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29709例,较2015年增长4.7%;其中地方医院完成26698例(90%),军队医院完成3011例(10%)。

  完成例数超过2000例的省市有,上海市(2737例)、北京市(2642例)、云南省(2474例);超过1000例的省市有广东省、四川省、湖南省、湖北省和山东省。完成先心病介入治疗年例数在1000例以上的医院有两家,分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和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县级医院开展先心病介入治疗的数量较少,2016年仅有2个省4家县级医院共开展24例。

  先心病介入治疗病种主要为房间隔缺损(43%)、动脉导管未闭(25%)、室间隔缺损(17%)、卵圆孔未闭(5%)和肺动脉瓣狭窄(3%)。

  2016年地方医院先心病介入治疗总成功率为98.30%,并发症发生率0.52%,心律失常发生最多,其次为残余分流;严重并发症发生率0.09%,较2015年下降31.4%,封堵器脱落发生最多;死亡率0.01%。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