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仅是公立医院的改革,而是改革的领域已经延伸到农村基层。”11月23日,在“第二十八届全国医药经济信息发布会”上,福建省三明市医改办副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副局长陈春平透露了三明医改的最新进展。
福建省三明市较为特殊,先有工业后有城市,演变到后来,医保基金压力巨大。
据陈春平提供的数据,三明医改启动前职工医保严重亏损,2010年统筹基金收不抵支1.44亿元,2011年收不抵支2.08亿元;医疗费用快速上涨,医院医药收入四到五年就翻一番,群众看病负担不断加重;医药腐败问题突出,医药代表带金销售,药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药品耗材价格和数量双重虚高,医疗资源浪费占医疗总费用的30%至50%。
2012年2月,三明市启动了进行以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为主要内容的改革。
其中,在药品领域的措施包括:
1、通过重点品种监控、限价采购、药品零差率、两票制等挤压药价虚高和治理药品回扣;
2、堵住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
3、腾出空间,调整医疗服务收费标准。优化医疗收入结构,提升医院收入含金量,为实行医生目标年薪制打下财力基础;
4、理顺三保合一,发挥医保杠杆作用,统筹协调推进三医联动,四级联推。
“改革的红利是在存量里面找增量。三医联动、治药为先,挤压药品价格虚高水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创造空间,这是三明改革的突出特点。”陈春平总结道。
为补齐民生短板,让改革实效覆盖到“医改最后一公里”,不久前三明启动了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改再攻坚,把医保延伸到基层农村,成为首个在村级卫生所开通医保卡的城市。
陈春平进一步表示:“三明医改通过四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一定成绩。但是改革的道路依旧很漫长,是与利益集团博弈当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