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AJP:哪些AD患者停用抗精神病药后易复发?

AJP:哪些AD患者停用抗精神病药后易复发?

2016-11-30 来源:医脉通精神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行为紊乱,进而需要接受药物治疗,通常是抗精神病药。然而目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尚未批准任何一种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痴呆患者的激越及精神病,而此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相比于基线时幻觉症状较轻的AD患者,幻觉严重者的复发风险总体更高;

  对于基线存在幻觉症状的AD患者,停用利培酮后的复发风险显著高于继续用药,而幻觉严重者的复发风险更高;

  对于基线时存在幻觉(尤其是幻听)的AD患者,停用抗精神病药时应谨慎。

  伴随着阿尔茨海默病(AD)的进展,大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行为紊乱,进而需要接受药物治疗,通常是抗精神病药。然而目前,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FDA)尚未批准任何一种抗精神病药用于治疗痴呆患者的激越及精神病,而此类药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这样一来,患者的疾病轨迹往往是:行为紊乱→使用一段时间的抗精神病药→症状改善→停药→复发。此时,了解哪些患者可能复发,或者哪些症状可能预测患者的复发,对于指导抗精神病药的使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这一话题,AnjaliN.Patel等开展了一项多中心研究,11月18日在线发表于《美国精神病学杂志》。

  本项临床试验名为阿尔茨海默病抗精神病药停药研究(ADAD),其原理、设计和方法已先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DevanandDP,etal.2012)。简言之,ADAD共纳入了180名伴有激越或精神病性症状的AD患者;给予利培酮开放标签治疗16周后,112名患者产生了治疗应答,其中110人(平均年龄79.97岁,60%为女性)被随机分入三组:

  继续利培酮治疗32周(n=32);

  继续利培酮治疗16周,随后换用安慰剂16周(n=38);

  换用安慰剂治疗32周(n=40)。

  对于整个样本而言,停用利培酮的患者在16-32周内复发的风险较继续使用利培酮高1-3倍(60%vs.33%,p<0.001)。本项事后分析中,研究者探讨了神经精神问卷(NPI)中的12个症状域针对随机化后首个16周内复发的预测效力。

  NPI包含妄想、幻觉、激越/攻击、抑郁/心境恶劣、焦虑、情感高涨/欣快、淡漠、脱抑制、易激惹/情绪不稳、寻常运动行为、睡眠/夜间行为改变、食欲和进食障碍,各个子量表的的得分范围为0-12,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所有受试者的基线精神病(妄想、幻觉)或激越子量表得分均≥4,而经过利培酮开放治疗后,受试者除食欲之外的其他11个症状域得分均有显著改善。

  研究结果强调了幻觉对于复发的预测价值。

  主要发现

  受试者复发的Kaplan-Meier生存曲线

  1、相比于基线时幻觉轻中度(NPI幻觉子量表1-6分)的患者,重度幻觉(7-12分)患者的复发风险高2倍(HR=2.96,95%CI=1.52,5.76);这一效应出现在幻听亚组中,而在幻视亚组中未观察到;

  2、针对基线存在幻觉的患者,17名停用利培酮的患者中有13人(76.5%)复发,而26名继续使用利培酮的患者中有10人(38.5%)复发,前者显著高于后者(p<0.02);这一组患者中,重度幻觉者的复发风险同样显著高于轻度者(77.8%vs.36%)。

  3、经过利培酮初始治疗后,患者的NPI得分与复发风险并不相关。

  讨论

  研究者指出,抗精神病药可升高痴呆患者的死亡风险,并与其他一系列副作用相关;然而,很多患者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应答良好,且并未出现显著副作用。因此,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复发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上述结果,基线时存在严重幻觉的患者在随机化后更容易复发;对于这些患者而言,停用利培酮后的复发风险显著高于继续使用利培酮。

  因此,对于存在幻觉尤其是幻听的AD患者,考虑到较高的停药后复发风险,停用抗精神病药应谨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