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食药监总局关于“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企业审批工作调查问卷”被部分爆料,现今正式文件还未发布,故小编整理了一下被爆出的那部分问卷,供大家参考。
从食药监总局这份不完整的问卷可以读出哪些潜在的信息呢?在解读之前,先看几个高频词及两个问题。
高频词:审批;备案;第三方平台。
两个问题:
Q1:A证、B证及C证的意义
A证:第三方服务平台
B证:B2B交易,企业间的批发交易证书
C证:B2C交易,可向个人消费者提供药品的交易证书
Q2:审批和备案的区别
审批:指行政审批机关对申请人报批的事项进行审查,决定批准或者不批准的行为,申请人即使符合规定,也不一定获得批准。
备案:指申请人按照规定向行政审批机关报送有关材料,行政审批机关在规定时间内未有异议,申请人即获批准。
通俗地说,审批即审批机关是老大,他说行就行,不行就不行,而备案则是申请人向审批机关报备一下,跟他说有这个事就行。也就是说,从严格程度来讲,审批制>备案制。
那么,从这份不全的问卷中,我们能读到哪些未来的政策趋势呢?不妨大胆推测一下:
一、“审批”与“备案”
问卷屡屡提到“审批改为备案”后的情况,说明三证均将改为备案制。与目前的审批制相比,备案制相对宽松许多,降低了获取证书的准入门槛,进一步开放了市场,相应的市场竞争也会愈发激烈。
此外,问卷还提到了备案材料的问题,因此,虽然准入放松,但是监管方面可能会更加严格。
二、“第三方平台”或“A证主体”
第三方平台是问卷提到最多的一个词。第三方平台,即A证主体,是独立于网上买卖双方的中立服务组织,其对于促进医药产业的良性发展,有较大的可行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因医药产品的特殊性,国家必须严查其安全,第三方平台就为政府提供了这样一个监管的平台渠道,因此,对于第三方平台,国家是相当关注的,相应的政策涉及也会多些。
问卷中关于第三方平台的调查,第一,第三方是非医药相关企业是否要保持原政策不变,虽是意见征求,但是从长远看,国家是还希望其为非医药背景企业(第4条和第10条);第二,涉及公立医院招标采购问题,对于第三方是一个利好的消息,可能预示着未来公立医疗机构网上采购须在第三方(第7条)。
三、细节解读
第3条:C证备案可能不仅仅限制于药品连锁企业,单体药店也有望加入。
第5条:互联网医疗器械交易有望与互联网药品交易实行同步管理。
第8条:国家将规范管理其他各种网上售药形式,移动端售药也将在互联网药品交易监管范围内。
其他多条:体现国家准备加大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交易监管力度。
总之,未来的互联网药品(医疗器械)交易政策会更具有包容性,全面开放市场,各种政策门槛有可能会适当降低,但是,与此同时,政府也会更加注重互联网药品的安全性,加大监管排查力度,极力维护市场秩序,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