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名医沙龙 > 段涛:目前的医生集团实在“虚火太旺”

段涛:目前的医生集团实在“虚火太旺”

2016-08-04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如果真的是为了朴素的情怀和理想,那就干脆说我是“雷锋模式”,“雷锋模式”不需要投资,也没有商业模式,我估计也就没有什么风投去给钱了。

  体制内医生集团

  “体制内医生集团”是中国特色,占了目前医生集团的绝大多数,其特点就是医生不离开体制,成立或者加入医生集团,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是医生多点执业。

  “体制内医生集团”不是真正的医生集团,是潜伏,是匍匐前进,是灰色区域,是暧昧状态,是“伪军”。是医生们不敢,不想离开公立医院,既要享受体制内的好处,又要想获取体制外市场机制的好处。

  “体制内医生集团”的运行是需要医生们所在医院领导层的默契配合和不干预态度的,虽然目前挺太平的,但是有潜在风险的。别看你今天干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前一段时间某三甲医院将两位医生除名,据说就是因为这两位医生违反医院规定,将公立医院的患者带到私立医院去做手术,为自己谋求利益,这种做法不仅仅会引起上级主管部门的不满,也会引起医院领导层和同事们的不满。

  凭什么大家拼命在公立医院工作拿那么一点钱,你却把医院的患者拉出去为自己谋私利赚大钱?

  所以,“体制内医生集团”是暂时无法形成公开的,合理的商业模式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风投公司还要抢着去投医生集团呢?

  1.医生集团是医疗健康产业的下一个风口。

  2.虽然大家吃不准是否会出台对医生集团利好的政策,也不知道医生集团何时能真正成气候,成为主流,但是大方向是对的。既然吃不准哪个医生集团会成功,只好抢着去押赛道。

  3.投资体制内医生集团买的是期权,不是现货,不会太贵。

  4.医生集团比较轻,不需要大的投资,投资成本也不会太大。

  既然体制内医生集团是奔着赚钱的目标去的,就不要说什么漂亮话是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去支援基层,建立三级转诊制度。其实,这些漂亮话和官场话背后的真正目的是为了建网络,创品牌,拢人气,是暂时性地利用多点执业的政策在进行缓冲,积累资源。通过建立的网络让基层医生转诊去得到自己喜欢看的专科或专病病人,在累积患者资源和学术资源的同时,去进行个人或者“医生集团”的品牌建设。一旦机会成熟,就会拉出来成为体制外的医生集团,这样才会有价值,才会有商业模式。通过体制内医生集团的练手,可以积累经验,积累资源,锻炼队伍,离开时就可以不用从头做起,自带流量,自带粉丝,一击而中。

  如果真的是为了朴素的情怀和理想,那就干脆说我是“雷锋模式”,“雷锋模式”不需要投资,也没有商业模式,我估计也就没有什么风投去给钱了。

  体制外医生集团

  体制外医生集团是真正的医生集团,与之相对应的是自由执业,是彻底的脱离公立体制,是需要有勇气的。

  但是中国所说的医生集团和美国的医生集团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美国没有体制内医生集团。

  美国医生集团是相对比较平等的合伙制,不管医生大小,无论年资高低。中国的医生集团往往是大佬制,我不太看好的是一堆大佬在一起搞医生集团,各怀鬼胎,很难成功,很难在一起一心一意地走得很远。能够成功的往往是一两个或者是少数几个大佬一起牵头,拉很多中佬和小赤佬入伙,这种结构比较稳定。

  欧美国家有很好的合伙制的文化传统,医生们在一起容易合作。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可以共患难,难以共发达,缺乏合伙制的文化土壤,所以想成立和欧美国家一样的,真正的合伙制的医生集团会比较难,这也决定了中国的医生集团基本上会走一条不同的路线。

  美国有庞大的第三方商业保险支付体系保障单独执业和合伙执业(医生集团)。

  美国医生集团的患者来源多数是有商业保险的,是批发,中国医生集团多数患者是零售,缺乏批量的商业保险客户。

  目前的大环境对于体制外医生集团并不是太有利,所以不是每个医生都适合出来创业的。真正有能力,对市场残酷有思想准备,不安分爱折腾,输得起的人才适合出来创业,无论是单独执业,还是创建或是加入医生集团。

  不要以为自己是一个专家,教授,主任,就能出来做医生集团,开诊所,开医院。做这些事需要的是完全不同的能力,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的能力,不要过低的估计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