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辩证法:医患是战友
摘要:医患之间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医患之间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是医患利益的冲突;医患之间是统一的,患者和医生互相感恩是朋友,是共同战胜病魔的战友。
在医患关系并不融洽的今天,我写医患是战友这样的文章可能会遭到不少的非议。从辩证法的角度来讲,医患之间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医生和患者面临着共同的敌人----病魔,医患更应是战友。
近年来,我国医患关系急转直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医患双方不能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这个问题,没有真心实意的联合起来去对抗病魔。
医患关系之
对立统一规律
医患之间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医患之间是对立的,这种对立是医患利益的冲突;医患之间是统一的,患者和医生互相感恩是朋友,是共同战胜病魔的战友。我们承认医患双方是存在矛盾性的,但我们更应该把握矛盾双方的同一性,患者离不开医生的治疗,医生离不开患者的配合。在这一层面上医患关系是一种积极的双向互动的关系,能不能治好病,不是医患双方一厢情愿的事。同样的病,同一个医生,同样的处方,不同的患者,结果往往会不相同。
我曾在同一个星期收治了两个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患者。一个82岁,是名退伍军官,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下不少战功,脾气很大;另一位是个农民,88岁,血肿量比前一个稍多。两人一前一后做的钻孔引流术,术后安排在同一间病房。由于两人病情、出血量、身体状况都极为相似,两人在术前术后的检查和处理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从术后第一天开始,82岁的老爷子天天在病房嚷嚷,一点也不配合,平均每个小时都要让他60岁的儿子过来找我。而88岁的老大爷每天都在床上安静的躺着,偶尔起来走走,十分配合。在第四天复查CT的时候,82岁老大爷颅内的血还是很多,88岁老大爷的颅内的血已经很少了。所以说,医生、患者、
药物(以及治疗期间可能存在的种种影响因素:气候、情绪、行为、突发事件)三者之间不是一种恒量关系,而是存在一种变量关系。种种过程实际需要医患双方有一种积极地互动和信任,上阵打仗不信任不配合你的战友,又怎么能打胜仗呢?
医患关系之
质量互变规律
医生接触过很多患者,患者也看过很多医生。看的人多了也就明白了,什么样的人该怎么样对待。医患之间,关系是要有一个质的提升的,这种质的提升是要以彼此真心相待为前提的。医患就想彼此的一面镜子,对它皱眉,它回以皱眉,对它微笑,它回以微笑。
2013年,我收了一个
脑瘤的患者,男性,65岁。患者来的太晚,已经失去了最佳手术时机,患者也知晓了他的病情。我对他进行了简单的处理,每天给他降降颅压、营养营养脑神经,不同于其他患者的是,由于这是一个临终患者,我每天都去看他四次,早上查房去看他一次,中午回家的时候看一次,下午来的时候看一次,下班的时候再看一次,有时候晚上值班没事的时候就去找他唠唠嗑。一个星期以后我就给家属开了个方子,劝家属回家了。1个月后的一天,我在科室门口见到了这位患者和他的家属,他坐在轮椅上,一眼就认出了我,对我说:“陈医生,来和你道个别,我就要走了,谢谢你”。他儿子告诉我,老爷子这两天已经时而清醒时而模糊了,清醒的时候非要来当面谢谢你,说是怕哪天走了没能当面向你道谢。这一刻让我感动,我内心竟涌上一股自责,我怪自己为什么学医不精、为什么在病魔前这么无能为力……
医患关系之
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所讲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发展过程,它是事物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一个有规律的过程。医患关系也是这样。八九十年代,医患之间互相尊重,互相信任,职业医闹还没有今天这么猖獗。进入21世纪,医疗行业的执业环境越来越差,医患关系越来越紧张,伤医杀医事件频频发生。然而翻阅医疗执业环境相对较好的国家的医疗执业环境史,我们会发现,它们也经历过类似的时期。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医疗事业最为发达的美国,也爆发了很多医疗纠纷,伤医杀医事件不在少数。否定之否定规律表明,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道路又是迂回的、曲折的。因而我们既要坚信前途是光明的,又要承认道路是曲折的,要有走曲折道路的思想准备。正如革命中有成功与失败、高潮与低潮,建设中有发展与调整、速度的快与慢,战争中有进攻与防御、前进与后退等等。中国的医疗改革正处在比较艰难的阶段,但我们要坚信中国医疗界的前途是光明的。这几年里由于媒体的推波助澜和体制的“嫁祸”,我们鲜有看到正能量的报道,但这样的正能量是时时刻刻存在的。比如几年前,发生在北京市二龙路医院。
直肠癌二级患者王殿文在手术前一天给自己的亲人们立下遗嘱:“万一出了最坏的结果,我的儿女们,我的所有的亲人们都不准在医院无理取闹,只管迅速办理后事就是。望家切记。至盼至嘱!”王殿文这份特殊的遗嘱,被二龙路医院永久保存在该院的档案室,成为对医护人员进行医德医风教育的好教材。
医患关系表面上看是矛与盾的关系,但是如果我们抛开哲学原理,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他们应该是兄弟,是战友!医患关系今天这样的局面不是一天造成的,这个顽疾也不可能一天就治好,它需要政府、媒体、医疗界、民众的集体努力。医患总是相依相随的,如果没有医生的积极救助,多少生命将会被病魔夺去,当然如果没有患者这个群体的存在,医生也无法生存!我们相信未来有一天,医患能回归初心,没有猜忌,没有警惕,笑容如花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