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山东卫计委:医生收红包超五千吊销医师执业证

山东卫计委:医生收红包超五千吊销医师执业证

2015-04-1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此,“基准”规定,医师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价值(货值)不足2000元的属于轻微,给予警告;2000-3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3000-4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7-9个月活动;4000-5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10个月以上1年以下;5000元以上属于特别严重,将直接吊销执业证书。

   医生收“红包”,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情节严重标准是什么?《执业医师法》并没明确。15日,省卫计委公布了《山东省卫生计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试行)》(以下简称“基准”),规范卫生计生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非法收受患者财物5000元以上,吊销医师执业证。基准自2015年5月15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17年5月14日。

 
  “基准”列出了近三百种行为的行政处罚标准,例如《执业医师法》规定,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此,“基准”规定,医师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价值(货值)不足2000元的属于轻微,给予警告;2000-3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3000-4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7-9个月活动;4000-5000元的,责令暂停执业10个月以上1年以下;5000元以上属于特别严重,将直接吊销执业证书。
 
  《执业医师法》还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
 
  对此,“基准”规定,医师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首次发现且未造成危害后果的,给予警告;首次发现但存在或造成一定危害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6个月;经处罚再次发现的,责令暂停执业7个月以上9个月以下;给患者造成严重伤害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责令暂停执业10个月以上1年以下;造成患者死亡或者其他特别严重后果的,直接吊销执业证书。
 
  事实上,这并非卫计委首次对红包说不。
 
  一直以来,卫生部门都有明文规定,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明确规定,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的执业活动。
 
  针对病患送红包、医生收红包等现象,国家卫生计生委近年来连续加强监管。2012年8月1日,当时的卫生部就《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廉洁风险防控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拟规定患者入院时进行医生不收“红包”、患者不送“红包”双向签字,协议书纳入病案管理。
 
  2013年年底,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严肃行业纪律,促进依法执业、廉洁行医,针对医疗卫生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国家卫生计生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加强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其中也包括不准收受患者“红包”等内容。
 
  而在卫计委出台全国性条文之前,全国多地已陆续出台地方政策。在江苏,除了南通第三人民医院领衔的223家医疗机构承诺无红包外,泰州市也从2007年起开展“无红包医院”创建工作,近7年来医生拒收和上交的“红包”总额超过770万元。但各地方政策中,并非只有“禁令”,更有相关配套奖罚制度。南通三院相关人士就向记者表示,能够在全国推行医院无红包的政策,当然是件好事,但只靠一纸协议,恐怕难以达到本院真正拒收红包的水准。
 
  纠结的红包

  患者千方百计送医生绞尽脑汁躲
 
  “生孩子一般没什么问题,可一辈子可能就生一次孩子,万一有点意外怎么办?”在省城一医院产科病房走廊里,准爸爸孙先生焦急地等待着大夫,“之前通过层层关系联系到了这位专家,不表示点心意不安心。”
 
  “有时患者表达感激之情,非要硬塞红包。”省城某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长告诉记者,她们曾轮班照顾一名重症传染病人几十天,患者康复后,家属要给红包表达感激之情。推辞不掉,他们将患者的红包转存到就诊卡里,作为医药费使用。省城某三甲医院的一位专家告诉记者,一名患者曾向他送过10万的“红包”,推辞不掉,和对方商量后,把这笔钱作为慈善基金,捐给其他患者。
 
  还有一部分医生不收红包的原因是怕有把柄落在患者手中,“现在,不是熟人介绍的病人,送的红包或东西,没人敢收。”一位医生私下告诉记者,“现在管得这么严,尤其是医患关系又这么紧张,万一患者送了红包,又将自己告了,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啊!”他有一位同事就曾因收了一位不熟悉患者的红包而惹上一身麻烦。“那个患者一开始看得挺好,后来就诊中有点不愉快,就把自己当时送红包的事投诉到了医院。”
 
 
  业内人士>>

  送红包多是为看知名专家
 
  “能有人送红包的医生还是少数,普通医生在门诊收到红包的机会还是很少的。”一位住院总医师告诉记者,患者一般都是为了看上较知名的专家才会托关系、送红包。山大公卫学院教授徐凌忠也分析说,优质医疗资源少、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我们现在看病难,看病送红包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
 
  “好专家少,又集中,人们看病可选择的余地小,好医院、好专家自然成了‘医老大’。”在不少专家看来,不扩大卫生资源,患者就医的可选择性小,患者送红包、医生收红包就很难真正杜绝。
 
  为让产妇安心生孩子医生偷偷将红包钱存入患者住院账户
 
  “小宋,今天怎么样?感觉好点儿没?这是你进产房时给赵晓红主任的500元钱,我们已经把这钱给你存在住院费里了,这是发票,你收好。”推开病房门,一厂医院妇产三科护士长马琳娜对躺在床上的产妇宋女士说。
 
  原来,前不久,已到预产期的宋女士住进一厂医院妇产三科待产。为图心安,当天,家人给主刀大夫赵晓红主任封了一个500元钱的红包。
 
  “这个我不能要,小宋的情况我很清楚,作为医生,尽职尽责是应该的,你们放心吧。”看到宋女士家人向自己塞红包,赵晓红一口拒绝。“拿着吧,赵主任,这是我们的一点儿心意,您一定得收下,要不然我们心里不踏实。”宋女士的丈夫放下红包就走了。为了让产妇家属放心,赵晓红只好暂时拿着红包,嘱咐护士长手术完毕后将红包存入产妇的住院费里。
 
  “该怎么感谢你们呢,真没想到你们的服务这么好,医生和护士不但医德高尚,而且技术精湛,回去之后我们一定会向亲戚朋友推荐上你们这儿来。”宋女士的家人感激地说。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护士长马琳娜拿出一个记得密密麻麻的小本对记者说,这是她记的有关患者送红包,医生退还患者的记录。记者翻阅后发现,去年赵晓红共拒收红包46000余元。采访中,赵晓红主任说:“治病救人是医护人员应该做的,院里有规定,红包坚决不能收,这是我们做医生的原则。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就是要把医院打造成家一样的氛围,让患者住着舒心、家属满意。”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