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月的第一个周二被定为世界哮喘日,作为一项纪念活动,其目的是让人们加强对哮喘病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
什么是哮喘
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炎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气道结构细胞(气道平滑肌细胞和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这种慢性炎症导致易感个体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物理、化学、生物等刺激因素时,发生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从而引起反复发作的喘息、咳嗽、气促、胸闷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哮喘发作的时候,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以呼气相为主的哮鸣音,呼气相延长。多数患儿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哮喘是怎样发生的
影响儿童哮喘发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最相关的因素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变应原暴露的增加和遗传易感性。但遗传绝不是哮喘的唯一诱因,更无法解释近年来哮喘患病率的明显上升。如果将“遗传”比作哮喘发病的基础,那么环境问题就是“催化剂”。随着工业化社会的进程,全球大气、水、土壤污染日益严重,食品、生活日用品的化学制剂越来越多,这些对于哮喘易感儿童都极为不利,极易引起气道高反应性,最终引起儿童哮喘发病。
哮喘的症状有那些?
具体来说,哮喘的患者,可以出现咳嗽、喘息和胸闷、呼吸困难(多呈呼气性困难)气促等表现,尤其在夜间和清晨症状加重,部分患者有季节性发作或加重的表现。很多因素会诱发哮喘,包括过敏性诱发因素(尘螨、食物、霉菌、花粉、动物毛皮屑等),非过敏性诱发因素(运动、病毒感染、冷空气、烟雾、空气污染、吸“二手”烟、阿司匹林等药物)。有过敏性疾病/哮喘家族史、过敏性鼻炎病史、过敏性皮肤病史人群,更可能得哮喘。
常见引起哮喘发作的因素
主要有食物过敏原和吸入过敏原。
食物过敏原常见牛奶、鸡蛋、花生、坚果类食物等。
吸入过敏原分为室内变应原(包括室尘螨、动物变应原、蟑螂变应原和真菌);室外变应原(如花粉和真菌);职业性致敏因素(指接触动物皮屑和尿蛋白、植物蛋白、无机和有机化学物质)。
哮喘的治疗原则
坚持长期、持续、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原则。
发作期需要快速缓解症状、抗炎、平喘。
缓解期需要长期控制症状、抗炎、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避免触发因素、自我管理。
注重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相结合非药物治疗包括哮喘防治教育、变应原回避、患者心理问题的处理、生命质量的提高、药物经济学等诸方面。注重其在哮喘长期管理中的作用。
哮喘在家庭中的监测方法
可以通过坚持“峰流速”仪检测,了解本人的肺功能是否正常,做到早期发现异常,及时用药,缓解哮喘的发作频率。
哮喘管理的措施
良好的哮喘管理是哮喘得以临床控制的重要支柱。哮喘管理的措施包括:1.建立医生与患者及家属间的伙伴关系。2.确定并减少与危险因素接触。3.建立哮喘专科病历:建立哮喘患者档案、制定长期随访计划,定期(1-3个月)随访。4.评估、治疗和监测哮喘,大多数患者通过医患共同制定的药物干预策略,能够达到这一目标。
哮喘的预防
1.过敏因素
有30%-40%的支气管哮喘者可查出过敏原。尘螨、猫狗等动物的皮垢、霉菌。花粉、牛奶、禽蛋、蚕丝、羽毛、飞蛾、棉絮、真菌等都是重要的过敏原。
2.非特异性理化因子
如吸入烟、尘和植物油、汽油或油漆等气味以及冷空气,可刺激支气管黏膜下的感觉神经末梢,反射性地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和咳嗽,在气道高反应的基础上导致支气管平滑肌痉挛。
3.微生物感染
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的诱因,冬春季节或气候多变时更为明显。呼吸道感染,尤其病毒感染更易引致小儿哮喘发作。
4.过度劳累
突击性强烈的或长时间的体力劳动,紧张的经济性运动,均可诱发哮喘。
5.精神因素
情绪波动可以成为诱因。诸如忧虑、悲伤、过度兴奋甚至大笑也会导致哮喘发作。
6.职业性因素
这方面涉及面广,如制药工业、化工企业中的工人,对某些药物或原料过敏,医护人员对某些药物过敏等。
7.气候因素
寒冷季节容易受凉而导致呼吸道感染,或天气突然变化或气压降低,都可激发支气管哮喘发作。支气管哮喘的预防重点在于缓解期的调摄养护。
综上所诉,哮喘病人应做一下预防:①体育锻炼;②呼吸调整;③避免诱发因素;④饮食调养;⑤食药预防。
全球健康新闻资讯,关注开启新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