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疾病 > 老年性哮喘 >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老年性支气管哮喘的研究进展

2017-11-08 来源:健客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国外研究显示,老年性哮喘发病率为4.5.%~12.7%,男性多见,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性哮喘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我国老年性哮喘发病率为3%~10%,仅次于儿童哮喘。
  老年性哮喘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老年性哮喘是指年龄在65岁以上符合哮喘诊断标准的患者,包括既往有儿童期哮喘或成年后哮喘迁延而来者;而狭义的老年性哮喘指65岁或65岁以后新发的哮喘(晚发老年性哮
 
  喘)。随着社会老龄化日益加重,老年人群中哮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社会重要疾病负担之一。与青少年哮喘相比,老年性哮喘具有临床表现复杂、合并症多、临床诊断困难、误诊率高、预后相对不良等特点。研究表明,老年性哮喘在规范性给予3~4步平喘治疗后,仍有超过1/3患者病情控制不佳。因此,进一步研究老年性哮喘的发病机制,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对减缓病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轻个人及社会经济负担具有重要意义。现就老年性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等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一、老年性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
 
  国外研究显示,老年性哮喘发病率为4.5.%~12.7%,男性多见,且随着年龄增长老年性哮喘的发病率呈增长趋势。目前我国老年性哮喘发病率为3%~10%,仅次于儿童哮喘。由于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加重,临床诊断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预计未来每年将新增0.1%的老年性哮喘患者。
 
  二、老年性哮喘的临床特征
 
  1.症状不典型,漏诊、误诊率高:老年性哮喘的临床症状具有以下特点:①老年性哮喘多表现为活动后或夜间发作性气短、胸闷或咳嗽,缺乏特异性。而呼吸道症状本身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研究发现9.3%的老年人存在频繁咳
 
  嗽,4.6%伴有慢性持续性咳嗽,这使得老年性哮喘的临床诊断受到一定程度干扰;②左心衰竭、抑郁症、肥胖症、鼻炎等慢性疾病常表现出与哮喘相似症状,导致老年性哮喘患者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③患者感知敏感度下降,易将哮喘症状误诊为正常机体功能下降或衰老的正常生理现象;④患者体力减退,配合完成检查的能力下降。老年性哮喘的上述特点均有可能导致其误诊。Bellia等研究显示,在老年性哮喘患者中,仅50%患者可被正确诊断,约27%的患者无哮喘的诊断,高达20%的患者被误诊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COPD)。
 
  2.病程长,肺功能减退明显:老年性哮喘的病程较长,平均为(16.1±16.0)年。随着年龄增长,胸壁顺应性下降呼吸肌收缩力减弱,肺组织弹性回缩力减退,肺泡腔增大。因此,与其他年龄组患者相比,老年性哮喘患者肺功能减退
 
  更明显。研究证实,老年性哮喘患者急性发作期的FEV1、中期用力呼气流量(预计值百分率)、FEV1/FVC%均较其他年龄段哮喘患者显著下降,即使在缓解期老年性哮喘患者肺功能亦明显减退。
 
  3.并发症、合并症多,病情重:老年性哮喘反复发作可引起呼吸衰竭、气胸、肺动脉高压及肺心病等多种并发症,促使原有心脑血管疾病进一步恶化,患者过早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此外,与其他年龄段哮喘患者相比,老年性哮喘多伴有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高血压病、充血性心力衰竭、肺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胃溃疡、关节炎、失眠症、偏头痛、鼻窦炎、抑郁等疾病,更易发生反复的呼吸道感染,以及对非甾体类抗炎药过敏等不良事件,因此具有病情重、易反复等特点,自行缓解者较少,常需要急诊或住院治疗。国内研
 
  究显示,在急性发作老年性哮喘患者中,重度或危重度发作者高达71.1%。
 
  4.治疗效果差,死亡率高:老年性哮喘治疗效果较差、死亡率高,原因如下:①易于漏诊和误诊的特点直接影响其临床治疗效果;②基础肺功能储备不足,对β2受体激动剂反应性下降,即使给予规范治疗,也仅有22.8%的患者病情可得到完全控制;③老年性哮喘患者受教育水平总体较低,常错误的认为“无症状,即无哮喘”,同时记忆力差、视力及听力下降、神经肌肉功能差等因素使其治疗依从性较低;④常合并多种其他慢性疾病,疾病相互作用影响治疗效果。此外,哮喘的严重程度及死亡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使得此类患者死亡率更高。TSai等研究发现,哮喘患者中年龄大于65岁的老年患者较18~64岁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4倍。
 
  三、老年性哮喘的发病机制特点
 
  老年性哮喘作为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与普通哮喘相似,主要表现为由TH2淋巴细胞介导的以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增高为特征的气道慢性炎症。炎症反复发作使支气管上皮细胞受损,机体启动损伤修复机制,“损伤?修复?损伤”恶性循环导致气道结构发生不可逆性气道重塑。气道重塑是哮喘的重要病理特征,主要包括上皮细胞黏液化生、平滑肌细胞增生肥大、杯状细胞过度增生、血管增生、基底膜增厚、气道水肿等病理改变。这些变化可以导致气道痉挛的可逆性减弱或丧失,脱离变应原后气道仍然呈高反应性,随着病情进展,最终导致不可逆性气道阻塞。老年性哮喘由于病程长,其气道壁增厚、气道狭窄、阻塞均较年轻人更明显。
 
  四、老年性哮喘的诊断
 
  目前对于老年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尚无定论。根据2015年全球哮喘防治倡议(的
 
  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①可变的呼吸道症状史:反复发作的喘息、气短、胸闷、咳嗽,多于夜间发作,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运动、大笑、病毒感染等有关;②可逆的气流受限: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较用药前增加12%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以上;或呼气峰流量(PEF)昼夜变异率≥20%);或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即FEV1较用药前下降20%或以上);或运动试验阳性(即FEV1较用药前下降10%或以上,且其绝对值增加200ml或以上)。患者年龄在65岁或65岁以上,排除引起喘息、胸闷、气短或咳嗽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支气管肺癌等疾病,符合上述标准即可诊断为老年性哮喘。但由于高龄和多种并发症,老年人常不被纳入研究,目前关于老年性哮喘的临床研究较少,此诊断标准是否可应用于老年性哮喘患者仍有争议。此
 
  外,老年性哮喘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导致气道重塑,气流受限由可逆性向不可逆性转变,因此鉴别COPD与老年性哮喘亦是正确诊断的关键。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