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哮喘的防治常识
过敏性哮喘是一种比较顽固的疾病,如果忽视治疗,可以伴随终身。春季是过敏性哮喘的多发时节。大部分哮喘患者都存在过敏现象或者有过敏性鼻炎,有过敏性鼻炎的哮喘患者发病前兆会有打喷嚏、流鼻涕、鼻痒,眼痒、流泪等症状。
一、症状体征
临床表现及诊断:
过敏性哮喘发作前有先兆症状如打喷嚏,流涕,
咳嗽,胸闷等,如不及时处理,可因支气管阻塞加重而出现哮喘,严重者可被迫采取坐位或呈端坐呼吸,干咳或咯大量白色泡沫
痰,甚至出现紫绀等,但一般可自行或用平喘药物等治疗后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可再次发作,甚至导致哮喘持续状态。
此外,在临床上还存在非典型表现的哮喘,如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在无明显诱因咳嗽两个月以上,夜间及凌晨常发作,运动,冷空气等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有高反应性,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有效,但需排除引起咳嗽的其他疾病。
二、治疗方法
传统过敏性哮喘药多为抗组胺药和激素类药,不但会致人困乏疲倦,对肝肾还有损害,而激素更可能导致肥胖、感染、
色素沉着等问题。另外这些抗过敏药多在用时见效,一停药就复发,症状甚至更重。
1、抗炎药物
也称作控制病情的药物。由于哮喘的病理基础是慢性过敏性炎症的,所以控制和消除慢性气道炎症是哮喘的基本治疗。常用的药物是吸入的糖皮质激素和色酮类药物。一些新的药物,如白三烯调节剂、长效β2激动剂和控释型茶碱也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1)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是当前防治哮喘最有效的药物。吸入激素是控制哮喘稳定的最基本治疗,是哮喘的第一线的药物治疗。吸入激素主要作用于呼吸道局部,所用剂量较小,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在肝脏迅速被灭活,全身性不良反应少。常用的吸入激素有二丙酸培氯米松、
布地奈德、氟尼缩松和曲安缩松等。
口服或静脉用激素是中重度哮喘发作的重要治疗药物。按照病情需要选用合适的剂量和疗程,症状缓解后逐渐减量和停用。
(2)脱敏治疗:也称变应原疫苗治疗,是哮喘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其疗效已经在鼻炎合并哮喘的患者中所证实。临床上主要针对尘螨和各种花粉进行脱敏治疗。研究证实该疗法能改变哮喘的自然进程并可在停止治疗后维持数年的疗效。
脱敏治疗(SIT)是哮喘的一种特异性免疫治疗,用于过敏原明确又难以避免的中、轻度慢性哮喘,可减轻发作,青年和儿童患者效果较好。由于对脱敏疗法治疗哮喘的疗效尚有不同意见,且其治疗时间长、起效慢,并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危险,因而使该疗法的广泛应用受到限制。
(3)抗白三烯药物:包括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合成抑制剂(5-脂氧酶抑制剂)。能成功应用于临床的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有扎鲁斯特(20mg每日两次)和孟鲁斯特(平奇或顺尔宁10mg,每天一次),不仅能缓解哮喘症状,且能减轻气道炎症,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可以用于不能使用激素的患者或者联合用药。主要不良反应是胃肠道症状,通常较轻微,少数有皮疹,血管性水肿,转氨酶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
(4)抗-IgE单克隆抗体:是一种针对人类IgE的重组单克隆抗体(商品名Xoalir),在治疗过敏性鼻炎和哮喘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疗效。
(5)抗组胺药物:由于哮喘为过敏性疾病,一旦确诊就应该尽早给予抗组胺药物。有效地控制过敏性鼻炎可以避免大多数哮喘发作或避免哮喘加重,因此使用抗组胺药物治疗过敏性鼻炎对改善哮喘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6)色苷酸二钠是一种非皮质激素抗炎药物。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能够稳定肥大细胞膜,抑制介质释放,对其他炎症细胞释放介质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临床使用较少。
2、支气管舒张药,此类药除主要作用为舒张支气管,控制哮喘的急性症状。
(1)β2激动剂:β2激动剂药物主要分成速效β2激动剂和长效β2激动剂。
①速效β2激动剂:包括沙丁胺醇、特布他林和酚丙喘宁等,作用时间4~6小时。
②长效β2激动剂(LABA):包括沙美特罗、福米特罗和丙卡特罗等。作用时间>12小时,尤其适用于夜间哮喘。β2激动剂是缓解急性发作的症状的第一线药物。β2激动剂的用药方法可采用吸入,口服或静脉注射,首选吸入法,其作用迅速,气道内药量高,全身副作用少。吸入的方法有定量气雾剂、干粉吸入剂和持续雾化吸入。以定量气雾剂为最常用。然而,定量气雾剂使用需要配合储雾罐使用才能保证疗效。
(2)茶碱类口服氨茶碱一般剂量每日5~8mg/kg,缓释放茶碱每日8~12mg/kg。静脉给药主要应用于重危症哮喘。首次注射剂量为4~6mg/kg而且应缓慢注射,注射时间应大于15min,静脉滴注维持量为每小时0.8~1.0mg/kg,每日用量一般不超过750mg~1000mg。
(3)抗胆碱药物吸入抗胆碱药物,如溴化异丙托品等,与β2激动剂联合吸入治疗使支气管舒张作用增强并
持久,主要应用于单独应用β2激动剂未能控制症状的哮喘患者,对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时尤为合适。可用MDI或持续雾化吸入,每日3~4次,每次75~250μg吸入。约15分钟起效,维持6~8小时。
三、饮食保健
过敏性哮喘食疗(以下资料仅供参考)
1、白萝卜麻黄汤
原料:新鲜白萝卜1000克,麻黄5克。
制法:
(1)将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方块;
(2)麻黄打成细绒去灰,煮熬30分钟后,其药汤同萝卜入粉碎机搅拌成泥状,用干纱布过滤取汁即成。
服法:代茶饮。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2、银杏粥
原料:银杏肉5克,粳米60克,白糖15克。
制法:将银杏肉,粳米掏净,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继用文火煮熬成粥,放入白糖,拌匀即成。
服法:早餐食用。
功效:止咳平喘。
3、萝卜粥
原料:白萝卜500克,梗米60克,白糖10克。
制法:将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小方块,粳米掏净,加水适量,武火烧开,至饭熟时放入萝卜块,再用武火煮熬成粥,放入少许食盐即成。
服法:早餐食用。
功效: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过敏性哮喘患者吃什么对身体好?
1、饮食宜温热、清淡、松软,可少食多餐。
2、哮喘患者常有痰浊内伏之病机,此时可多进食萝卜、丝瓜、薏米、柑橘、银杏等化痰利湿之品;
3、对素体有内热或痰热的患者,因其性温化热,可进食绿豆、油菜、苦瓜、柚子等清热之物。
过敏性哮喘患者吃什么对身体不好?
1、忌食肯定会引起过敏或哮喘的食物以外,应避免对其他食物忌口,以免失去应有的营养平衡。
2、在哮喘发作时,还应少吃胀气或难消化的食物,如豆类、山芋等,以避免腹胀压迫胸腔而加重呼吸困难。
3、许多食物如鱼虾(海鱼)、芝麻、贝壳类、坚果类(腰果、花生等)、奶制品甚至小麦制品等,可作为过敏原引起哮喘发作。对此,在明确过敏原后,可以通过饮食调控来尽量避免进食相应的食品,或高度可疑为过敏原的食品。
4、哮喘患者常有痰浊内伏之病机,此时不宜食用猪肉、鱼肉或肥甘油腻之品,因其可助湿生痰。
5、不宜吃辣椒、花椒、芥末、茴香等辛辣刺激性食品。
6、哮喘患者忌吃(或少吃)食物有鸡蛋黄、公鸡、肥猪肉、羊肉、狗肉、海鱼、蛤类、蟹、虾;木瓜、韭菜、金针菜、笋(或笋干)、花生、咸菜、辣椒、胡椒;糖精、香精、色素、巧克力;雪糕等冷饮、汽水等碳酸饮料、酒、咖啡、浓茶等。
四、预防护理
哮喘的预防可分为3级:
1级预防是指通过怯除患着周围环境小的致喘因子而起到预防哮喘的目的;
2级预防是指在哮喘患者大临床症状时给予患者早期诊治,以防止病情的进展;
3级预防是指积极控制哮喘症状,防止病情恶化,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预后。
支气管哮喘能治好吗?揭秘哮喘治疗过程中常见的8个误区!
很多患者哮喘的朋友都有一个疑虑,到底哮喘能治好吗?专家指出近年来哮喘逐渐成为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哮喘治疗需正确对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人病情都反复发作,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如果进行正规化治疗哮喘控制率可达80%以上!下面就给大家介绍常见的8个哮喘治疗误区,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个醒,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误区一
得了哮喘治不好,治疗也没用
喘是比较顽固的呼吸系统炎症疾病,迁延难愈,患者和家属常因此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愈信心,甚至产生绝望思想。实际上,儿童哮喘通过正规治疗,可以增加痊愈的几率,成人哮喘虽然哮喘无法根治,但是通过正确有效的治疗,可使患者症状消失,避免哮喘急性发作或发展为肺气肿肺心病,可使患者像健康人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
误区二
发作时才治疗,治疗见好就收
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无论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这种炎症是长期存在的。作为慢性病,哮喘的治疗是一个长期过程,不仅包括在发作期快速缓解症状,还包括在稳定期的维持治疗。稳定期治疗是哮喘患者长期管理的重点内容,可以明显减少患者哮喘急性发作次数,保护肺功能,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哈尔滨中山哮喘病医院专家强调哮喘治疗应持之以恒,长期坚持下去,才能获得良好效果。发作时治疗,治疗见好就收,这是典型的只治标不治本的做法。
误区三
盲目使用抗菌药
导致哮喘发作的原因很多,包括过敏、劳累、情绪激动、病毒感染或细菌感染等。当患者哮喘发作并伴有发热、咳浓痰,或者白细胞增高的情况,临床存在细菌感染证据时,才需要使用抗菌药。在其他情况下使用都是滥用。不恰当地使用抗菌药不仅不能控制哮喘症状,反而容易造成细菌耐药。有的患者认为既然哮喘发作是因为气道慢性炎症,那么,一旦哮喘发作,就要使用抗菌药来消炎。实际上,气道炎症并不同于细菌感染。所用到的抗炎药物也不是抗菌药。
误区四
拒绝接受激素治疗
一些患者担心激素副作用而拒绝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实际上,糖皮质激素有静脉、口服和吸入三种剂型,大多数患者应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就可以控制症状。吸入治疗为局部用药,剂量小,直接作用于靶器官,起效快,全身不良反应少,是慢性持续期哮喘治疗的首选。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糖皮质激素是哮喘治疗的基石,如果平时因担心糖皮质激素有副作用而不用药,导致病情严重,急性发作而不得不使用静脉或口服糖皮质激素时,反而面临生命危险和全身不良反应的双重危害。
误区五
听信偏方和所谓“特效药”
有的患者不愿意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转而寻求偏方和所谓“特效药”,而这些药物往往违规添加口服激素,虽然一时或许有效果,但久而久之极易对身体造成更大伤害,甚至发展成为难治性哮喘。哈尔滨中山哮喘病医院专家提醒广大哮喘患者,应去正规医院采用安全的药品长期规范治疗,使用所谓“特效药”前,应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上查询验证其真伪。
误区六
对于诱发因素,不能及时避免
有的患者虽然能够做到规范用药了,但是依然控制不佳,分析原因是发现患者长期暴露在诱发哮喘的环境中,比如油漆工。仅仅注重药物治疗但却忽视了脱离过敏原,这往往使得药物治疗事倍功半。
误区七
合并疾病不注意积极治疗
有些哮喘患者合并了鼻炎、胃食管反流病等合并症却不去积极治疗。殊不知,有些合并症可以加重呼吸症状,造成哮喘控制不良。只注重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而轻视同一气道上方的鼻炎治疗,就如同水池子堵了,只是一味排水,而不去关水龙头,是一样的道理。哈尔滨中山哮喘病医院专家指出,治疗哮喘的同时还应积极治疗合并症,去除源头。
误区八
轻视肺功能检查,不注意自我管理和监测
不注意认真记录哮喘日记,患者常根据自身的某些症状及用药次数,自我感觉良好就忽视肺功能的检查。殊不知症状评估有一定的主观性,每个人对某一个症状的轻重判断都会有差异,而肺功能是更客观反映哮喘疾病程度的指标,对于哮喘的诊断与评估很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