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哮喘频道 > 哮喘百科 > 诊查 > 怎样配合医生正确诊断儿童哮喘

怎样配合医生正确诊断儿童哮喘

2016-12-25 来源:呼吸病专家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正确诊断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第一步。就让我们做聪明的家长,在医学知识的帮助下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资讯发达的互联网时代,大家有什么疑问都习惯Google或百度。于是也不乏这样一些家长,在家里对着电脑给孩子诊断和治疗。但是对一个疾病的正确认识不能仅仅依靠只字片言的描述,还需要医生的经验,进行鉴别诊断甚至试验性治疗,从而避免漏诊和误诊。聪明的家长会和医生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今天我们就谈谈怎样配合医生正确诊断儿童哮喘

  初诊前做好准备工作第一次带喘息的儿童进医院,孩子难免紧张,甚至哭闹不配合,给医生和家长出难题,您不如在就诊前就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例如:“我们今天去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在你出生之前就去过”,“我们会碰到其他小朋友”,“穿白衣服的叔叔或阿姨就像’大白’一样帮助我们”等等消除孩子的焦虑情绪。有的医院有自己的就诊流程视频,提前观看可以在孩子心里建立良好的缓冲空间。医生通常会向您询问孩子的喘息发作特点、过敏史、家族中过敏病人情况,上述信息您可以提前归纳总结,便于就诊时有效沟通。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孩子,其呼吸时的哮鸣音用听诊器很容易辨识;而症状相对轻的时候往往需要患儿深呼吸配合听诊。大于5岁的孩子有时还需要做肺功能检查,所以家长在就诊前可以教会孩子深呼吸和快速吹气。

  了解医生如何诊断哮喘:医生在诊断哮喘时一般会遵循最新的疾病诊疗指南。

  大于5岁儿童哮喘诊断要点大致包括:

  1.反复发作与哮喘相关的症状如喘息、咳嗽、气促,胸闷。可能与接触过敏原、冷空气、特殊气味、“感冒”以及运动有关,常在夜间或清晨更加明显;

  2.发作时医生用听诊器可以听到喘息特有的声音如哮鸣音;

  3.上述表现经抗哮喘治疗有效;

  4.避免误诊还需排除其他疾病所引起的类似症状;

  5.如表现不典型临床上我们可以用药物以及让孩子运动的方法激发症状出现;或者让患儿吸入平喘药物并评估用药前后症状是否改善来协助诊断。

  5岁以下儿童的哮喘诊断一样吗?

  因为在该年龄段容易发生反复呼吸道感染,每次感染容易伴随喘息症状;年龄越小越明显;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容易进行肺功能检测从而缺乏客观指标以致带来诊断上的困难;所以诊断更要“从严”。但患儿如有频繁发作的喘息,如超过每月1次的频率;咳嗽或喘息在活动后更明显;孩子没“感冒”也经常出现夜间咳嗽;3岁后仍有喘息发作;本人有过敏史或明显过敏家族史时可能高度提示哮喘。有时,诊断性治疗可提供帮助。一般治疗需1~3个月,应用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以及低剂量的吸入激素(ICS)。若患儿的症状以及发作频率在治疗后明显改善,临床上可考虑儿童哮喘。

  鉴别诊断很重要您可能会问,“明明怀疑哮喘,为什么还做其他检查”?其实,如果对诊断哮喘有疑问,医生会要求患儿进行相关检查如胸部X线摄片、心脏彩超、结核筛查或多科会诊等进一步排除如: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血管环、肺结核、支气管异物吸入、免疫缺陷疾病、胃食管反流、鼻后滴漏综合征等。这些疾病名称对您来说可能非常陌生,但是只有医生考虑全面才能更好地避免误诊漏诊。总之,越早出现症状如新生儿期即出现症状者越需怀疑先天性疾病可能;发作症状越严重、持续时间长且用药不能缓解者越应该想到可能是其他疾病。

  及时复诊家长应及时记录并总结好初诊及治疗后1~3个月孩子哮喘发作的情况(可使用悦呼吸的“宝宝日记”进行记录),如每天或每周发作的频率、发作时严重程度是否有改善、运动后是否有哮喘发作等及时复诊。这些信息不仅能让医生更好地指导下一步治疗方案,更能够根据治疗效果再次判断初诊时的诊断是否正确,避免误诊或漏诊。

  哮喘是儿童期最常见的慢性疾病,正确诊断是打赢这场持久战的第一步。就让我们做聪明的家长,在医学知识的帮助下和孩子一起努力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