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胰岛素搭档多 目的是把血糖控制好
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降低空腹血糖,磺酰脲类或格列奈类控制餐后血糖,联合应用后可减少血糖波动,提高达标率。与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合用,低血糖的发生率少于NPH。
现在的胰岛素分为好几种,其中人胰岛素、动物胰岛素、长效胰岛素和短效胰岛素等。都是可以对胰岛素患者进行治疗的。很多的患者因为家庭经济的关系,所以导致的使用的胰岛素只能选择较便宜一点的
胰岛素在使用中,要随时调整药量,如糖尿病人感染、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不敏感,则需较多胰岛素;而服用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避孕药、利尿剂、消炎痛也有可能会使注射胰岛素的剂量增加。
NPH、甘精胰岛素和地特胰岛素补充基础胰岛素,降低空腹血糖,磺酰脲类或格列奈类控制餐后血糖,联合应用后可减少血糖波动,提高达标率。与甘精胰岛素或地特胰岛素合用,低血糖的发生率少于NPH。
在人体内胃的下面有一个长条形的器官,叫做胰脏,其中有许多星罗棋布的细胞群,叫胰岛。胰岛中有两种细胞:α细胞能够分泌一种升高血糖的激素;β细胞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
胰岛素剂量、注射次数、注射时间、注射部位等都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结合血糖控制情况,病人日常饮食与运动情况加以调整。当然专业的调整依赖于内分泌医生,但是糖友们可以做一下简单的了解,当发觉自己需要有调整时则积极反馈给医生,寻求专业帮助,以免延误病情。
2型糖尿病患者在生活方式和口服降糖药联合治疗的基础上,若血糖仍未达到控制目标,即可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联合治疗。一般,经过经过较大剂量多种口服药物联合治疗后仍HbA1c≥7.0%时,即可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
是否需要胰岛素和身体胰岛功能相关,胰岛功能完全丧失时必须应用外源性胰岛素注射替代治疗,否则机体缺乏胰岛素会导致死亡。比如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晚期,随着病情发展,胰岛功能已经大部分破坏,就必须注射胰岛素。对于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部分存在,可以使用口服药,不用胰岛素。
运动等因素也可以影响不同的注射部位的吸收速度。如果将胰岛素注射在前臂,而注射后进行打乒乓球、俯卧撑之类的上臂运动,则可以导致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加快,可能引发低血糖。
佩戴胰岛素泵的病友,如果胰岛素泵在某种情况下需要暂时中断连接,应当放置在远离阳光和高温的地方。当发生血糖异常升高时,如果调大泵输出剂量或注射胰岛素给予校正剂量仍然不降,应考虑到储药器内的胰岛素发生状况,应注意更换,并观察血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