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人血脂要控制到多少才合适?

糖尿病人血脂要控制到多少才合适?

2020-02-24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作为本来就有血糖代谢异常的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血糖的控制以外,还应该注意动脉粥样硬化其他风险因素的控制,除了年龄、家族遗传等不可控影响因素以外,一些可控的因素,比如血压、血脂的控制、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等方面,都是值得注意的。

糖尿病人控制血糖很重要,但控制好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样重要。

为什么糖尿病人除了要控制血糖,还要加强血糖控制,简单一说您就明白了,糖尿病人最大的健康风险,就是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发展,逐渐出现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而在这些并发症风险中,糖尿病导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血管风险,就是最主要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之一,而想要控制好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控制好血糖、血脂水平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两个方面。

长期的高血糖引起血管壁内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影响血管壁健康,而同样的,高血脂是引起脂质在血管壁下方形成堆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重要风险因素,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是携带胆固醇的主要脂蛋白,如果这个指标偏高,就会有更多的脂质在血管壁下方形成沉积,如果这些沉积的脂质不能被有效的全部转运(一般是高密度脂蛋白来转运),多余的脂质就会逐渐形成沉积,在经过一系列的氧化过程以后,会逐渐在血管壁下方形成包含黄色脂质核心,上面覆盖纤维帽的动脉血管斑块,脂质核心呈粥样的黄色,所以我们将这种血管的病理性变化称作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动脉血管的硬化,狭窄,而如果不结合实际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原本稳定的斑块也会进行性的逐渐发展,最终发展为不稳定的斑块,如果不稳定的斑块出现破裂或溃破,引起凝血因子如血小板等的聚集,形成“血块”堵塞动脉血管,就会形成血管的梗塞,心梗脑梗等相关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破裂造成的。

因此,作为本来就有血糖代谢异常的糖尿病人,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要注意血糖的控制以外,还应该注意动脉粥样硬化其他风险因素的控制,除了年龄、家族遗传等不可控影响因素以外,一些可控的因素,比如血压、血脂的控制、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善等方面,都是值得注意的。

糖尿病人的血脂水平应该控制到多少呢?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绝不仅仅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或总胆固醇水平,达到检验报告单上的不超标水平就可以的,从心血管风险的评估来看,糖尿病人如果年龄大于40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超过1.8mmol/L,或总胆固醇超过3.1mmol/L,不需要其他的风险因素评估,就属于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风险了,而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则属于心血管疾病的极高危风险,更要做好心血管疾病二次发生的预防。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即使还没有心血管疾病发生,也应该在严格控制血糖的同时,加强血脂的控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最起码应该控制到2.6mmol/L以下,达到这个水平,对于加强动脉硬化斑块稳定性,减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达标值;而对于已有心血管疾病问题的糖尿病患者,血脂控制的水平则需要更加严格,一般需要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控制到1.8mmol/L以下才算达标。

所以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来说,在合理控制血糖的同时,一定要注意血脂水平的监测,如果血脂水平特别是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不达标,在生活上严格加强控制的前提下,如果血脂水平仍然不能达标,就可以咨询一下专科的医生,结合自身的心血管风险评估情况,看是否需要服用药物来加强血脂的控制。

一般情况下,如果糖尿病控制良好,血脂水平轻微超标,可以考虑在先不用药的前提下,通过生活上控制体重,加强运动,低脂饮食,戒烟限酒等方面的生活方式来调节干预,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如果是糖尿病病程较长,血糖控制不佳,而且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情况下,除了要做好生活调节以外,也需要服用相关的降血脂药物来加强血脂调控,如果能够严格控制达到前述的达标水平,才能够更好的减少糖尿病人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风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