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是控制高血糖的重要手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糖尿病从少见病变成一个流行病,因此不少糖尿病患者为了控制血糖都采用胰岛素注射,那么胰岛素注射部位注意事项有哪些?
皮下注射
一般使用某些可能导致过敏的药物,如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血清等做试验时,是皮内注射;一些止痛、退热等需要快速吸收的药物,是肌肉注射。
而胰岛素注射是皮下注射,要求将胰岛素注射在皮下组织内,要避免注射到肌肉层。
常用的注射部位
根据人体的血管、神经、皮下组织的情况以及是否方便注射等因素,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主要有以下几个:
1.腹部
腹部注射的部位,上端不高于最低肋缘以下1厘米;下端不低于耻骨联合以上1厘米,中间避开以脐为中心,直径5厘米以内(或半径2.5厘米)的区域,均可注射。
但是,越是靠近腹壁两侧的皮下组织越薄,为防止注射到肌肉组织,偏瘦的患者可捏起皮肤注射。
2.上臂外侧的中1/3处
将上臂从肩峰到肘部平均分为三段,适合在上臂中段的外侧或后侧注射。在上臂三角肌的下缘,偏瘦的患者要避免注射到三角肌内。禁止注射在内侧,内侧的血管和神经丰富,疼痛明显,且容易发生感染。
3.双侧大腿前外侧的上1/3处
此处的皮下组织较厚,且能避开膝关节,离坐骨神经和大血管较远,相对安全。肥胖患者大腿前外侧的中1/3处也可以注射。禁止注射在大腿内侧,曾有患者因注射在内侧发生大面积感染、化脓,切开引流的痛苦经历。
4.双侧臀部外上侧
臀部皮下组织较厚,即使消瘦的患者或者少儿,此处的皮下组织也比较丰富,所以,注射到肌肉层的风险最低。
还应注意这5点
1.每次注射前,均要触摸注射部位
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由于操作不当,如同一部位反复注射或者不更换针头等原因,导致皮下组织增生,容易形成硬结。胰岛素一旦注射到有硬结的部位,就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降低治疗效果。
所以,每次注射前一定要触摸胰岛素注射部位,避开有瘢痕、硬结、触摸感到疼痛的部位。一旦发现注射部位有疼痛、红肿、溃疡、硬结、凹陷、凸起、增生、萎缩等现象出现,要立即停止在该部位注射,并及时查明原因,必要时妥当处理。
2.每次注射前,要目测注射深度
一般成人皮肤厚度为1.25~3.25mm,平均厚度2mm,目前使用的胰岛素针头长短有4mm、5mm、6mm、8mm等。每次注射前,要目测针头至肌肉层的距离。
若目测发现针头过长,可能到达肌肉层,则要捏起皮肤注射或45度进针,捏起皮肤时要注意用拇指、食指和无名指提起注射部位的皮肤,切忌大把抓取,以免同时将肌肉抓起。
3.每次注射后,不要按揉注射部位
注射后针头迅速拔出,勿用干棉签按压注射部位,以免针头太短,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作用导致注射的胰岛素,部分被干棉签吸收,造成胰岛素剂量注入不足。
也不要反复按揉注射部位,以免加速局部血液循环,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发生低血糖。
4.至少每年一次,找专业人员评估
至少每年一次找糖尿病专业护士评估一下注射部位轮换是否正确,有无存在注射不当之处,加以纠正。
常见的糖尿病患者注射部位错误有:
腹部注射:围绕在脐周直径5厘米的圆形区域内注射,或者仅仅围绕在直径5厘米的圆环注射,人为造成胰岛素注射部位受限,影响胰岛素的吸收。
大腿注射:注射在大腿的内侧,导致疼痛加剧,发生感染。
注射过深:注射部位过深,注射到肌肉层,导致胰岛素吸收过快,有发生低血糖的风险。如上臂注射到三角肌内。
注射过浅:胰岛素注射部位过浅,就可能注射在皮内(表皮和真皮之间),导致疼痛明显,皮肤表面凸起一个皮丘。
5.注射部位受限时,胰岛素还可注射到哪儿?
患者腹部或肢体手术、外伤等情况,上述注射部位不便注射时,如腹部手术后缠着腹带,上肢烫伤或下肢外伤后被绷带包扎,使可选择的注射部位严重受限,则上肢的前臂外侧中段和膝关节以下的下肢中段前外侧,也可以作为胰岛素注射的可选部位。因为这些部位的皮下组织也比较丰富。
以上便是关于胰岛素注射部位注意事项的相关介绍,糖尿病前期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以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并定期随访及给予社会心理支持,以确保患者的生活方式改变能够长期坚持下来;定期检查血糖。
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7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II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 血糖作用,还可能有減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2.4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β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等),不合并妊娠,无严重的慢性并发症。
健客价: ¥14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13抗糖尿病药物,属胰岛素增敏剂,可降低II型糖尿病胰岛素抗性,通过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而降低血糖。
健客价: ¥20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11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19.3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健客价: ¥11.9当单用饮食疗法、运动治疗和减轻体重不足以控制血糖水平的成人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2型)。
健客价: ¥8.5滋阴补肾,健脾生津。用于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健客价: ¥8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肥胖者,还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 3.可与磺酰脲类或胰岛素合用以改善血糖控制。
健客价: ¥10.8适用于经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2~3个月疗效不满意的轻、中度2型糖尿病患者,这类糖尿病患者的胰岛b 细胞需有一定的分泌胰岛素功能,且无急性并发症(如感染、创伤、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
健客价: ¥14.9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的口服药物,应与饮食控制和体育锻炼联用。本品可单用,也可与磺脲类、二甲双胍或胰岛素合用。
健客价: ¥10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片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54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Ⅱ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和伴高胰岛素血症者,用本药不但有降血糖作用,还可能有减轻体重和高胰岛素血症的效果。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患者可奏效,如与磺酰脲类、小肠糖苷酶抑制剂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合用,较分别单用的效果更好。亦可用于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以减少胰岛素用量。
健客价: ¥5.91.用于单纯饮食控制不满意的2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病人,尤其是肥胖者,可能有减轻体重的作用。 2.对某些磺酰脲类疗效差的的2型糖尿病人有效。
健客价: ¥12该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在临床上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套用于皮下注射胰岛素。
健客价: ¥149该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在临床上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套用于皮下注射胰岛素。
健客价: ¥18用于饮食控制、减轻体重及运动锻炼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的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患者。当单独使用二甲双胍不能有效控制其高血糖时,瑞格列奈可与二甲双胍合用。治疗应从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降低餐时血糖的辅助治疗开始。
健客价: ¥63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NIDDM)。盐酸吡格列酮可单独使用,当饮食控制、体育锻炼和单药治疗不能满意控制血糖时,它也可与磺脲、二甲双胍类或胰岛素合用。
健客价: ¥16单独使用本品,建议联合饮食及运动疗法,达到控制非胰岛素依赖型(2型)糖尿病血糖的作用。本品还可和磺脲类降糖药或胰岛素合并用以控制2型糖尿病人血糖。
健客价: ¥37.51.本品首选用于单纯饮食控制及体育锻炼治疗无效的2型糖尿病,特别是肥胖的2型糖尿病。 2.对于1型或2型糖尿病,本品与胰岛素合用,可增加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减少胰岛素的用量,防止低血糖发生。 3.本品也可与磺酰脲类口服降血糖药合用,具协同作用。
健客价: ¥8该胰岛素注射笔针头在临床上与胰岛素注射笔配套用于皮下注射胰岛素。
健客价: ¥16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本品仅用于接受下列疗法而未得到充分效果,推断为有胰岛素抵抗性的患者。
健客价: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