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以及预防!

糖尿病并发症的检查以及预防!

2018-01-31 来源:早餐7点8血糖管理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治疗,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并发症可检测,可预防。有研究显示,定期检查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除了日常的血糖监测外,以下检查决不能少。

 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病,目前还不能根治,但是通过治疗,病情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其并发症可检测,可预防。有研究显示,定期检查能够大大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因此除了日常的血糖监测外,以下检查决不能少。

 
1F.尿常规
 
包括尿糖、尿酮体、尿蛋白、白细胞等多项指标,这些指标可以间接反映糖友的血糖水平,明确是否存在酮症酸中毒、有无泌尿系感染等情况。此外,尿微量白蛋白量测定是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重要指标。
 
2F.血脂
 
糖尿病患者往往同时合并脂代谢紊乱,通过药物治疗,可以纠正脂代谢异常。
 
3F.血压、血黏度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高血糖”号称是糖友们的“四大隐形杀手”,初诊时就必须注意,并酌情给予处理。
 
4F.肝、肾功能
 
一方面了解有无肝功能异常及糖尿病肾病,同时还可以指导临床用药,因为在肝、肾功能不全时,有些口服降糖药禁忌使用。
 
5F.眼科检查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在早期往往没有症状,晚期则没有良好的控制方法。所以,糖友初诊时就应做眼科检查。
 
6F.糖化血红蛋白
 
糖化血红蛋白反映的是过去三个月的血糖平均水平,是评价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指标。因此,每三个月检查一次,能够准确判断过去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对于预防并发症意义重大。
 
注:检查时间
 
一般来说,确诊为糖尿病后,血糖(包括空腹及餐后)应每周检查一次,血脂、肝功、肾功、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每半年化验一次,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眼底,糖化血红蛋白每2-3个月检查一次。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并发症在早期阶段常无明显症状,而一旦有了症状(如浮肿、蛋白尿、视力下降、手足麻木、间歇性跛行等),往往已进入中晚年,此时病情难以逆转,治疗难度大,效果差。
 
要想远离并发症,要关注哪些指标。
 
1.糖化持续达标
 
糖化血红蛋白是公认的金标准。糖化血红蛋白代表的是近3个月血糖的总水平。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的专家目前达成了一个共识,即对总体的糖尿病患者的要求是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6.5%以下,但对不同的人群又有不同的选择。对于比较年轻而又不害怕低血糖风险,对于那些年龄大、病程长而且已经有了明显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可适当放宽,建议在7.0%~7.5%。
 
2.血糖持续稳定
 
血糖正常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及生长发育至关重要,无论是高血糖还是低血糖均对人体有害。
 
我国制定的成年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标准为:空腹血糖4.4~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4.4~8.0毫摩尔/升。孕妇和裸奔的糖友血糖控制的要求要更加严格一些,而老年患者或者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的糖友则要控制的宽松一些。

3.血压持久控制
 
积极控制血压,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极为重要,除显著减少脑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事件外,也有利于延缓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的进程,改善预后,有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通过降血压得到的好处是降血糖的2倍,因此,早期严格降压达标,比单纯强化降糖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来说意义更大。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控制标准应该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
 
4.纠正血脂紊乱
 
常人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为20%~40%,而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脂血症约占60%。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
 
所以糖尿病友应该将甘油三酯控制在1.7毫摩尔/升以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2.6亳摩尔/升(有冠心病的在2.07毫摩尔/升)以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男性应保持在1.0毫摩尔/升以上,女性保持在1.1毫摩尔/升以上
 
5.限制烟酒
 
香烟中的烟碱可以强烈收缩血管,对糖尿病患者的眼、肾和下肢血管造成不利影响,因此,一定要杜绝吸烟;喝酒的话,以红酒为宜,但每次不应超过50毫升。
 
6.保持体重正常
 
对大腹便便的患者,减肥是个很重要的任务,因为肥胖尤其是腹型肥胖是多种代谢紊乱的源头。2型糖尿病中有大约一半肥胖人群。所以,一定要通过科学的饮食管理、运功配合规范的药物治疗,将体重指数控制在24以内(可以返回平台右侧菜单工具+体质测评),腰围男性控制在90厘米以内,女性控制在85厘米之内。
 
哪些类的食物对于预防并发症有帮助。8种常见的并发症以及饮食应对措施。
 
1.神经退化
 
控制神经退化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控制血糖。在饮食方面,可以补充富含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维生素E的食物,例如:全麦、糙米、小麦胚芽、西蓝花、草莓、橘子、番石榴等,供给神经足够的养分,以避免易产生氧化现象的自由基伤害神经。
 
2.心脑血管疾病
 
已经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特别要注意自身状况,避免病情恶化。高血压、高甘油三酯、高胆固醇会导致血管硬化阻塞,为了预防病症发生,平日应严格遵守低油、低胆固醇、低盐、低热量和高纤维的饮食习惯。
 
3.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如果已经有视网膜病变,除了采取眼科治疗之外,为避免视网膜病变进一步恶化.还要积极将血糖与血压都控制好。
 
由于过多的钠会造成血压升高.因此对伴随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更需要特别注意钠的摄取量,建议每天钠的摄取量不要超过2.4克,减少食用含钠量多的罐头、腌渍、卤制食品以及减少味精、酱油等调昧料添加。
 
4.牙周病
 
高血糖会造成血管硬化阻塞.使患者牙龈血液循环变差,从而使患牙周病的概率升高。患有牙周病的糖尿病患者,平日应注意补充富含维生素C及抗氧化物质的蔬果.例如,柑橘类、番茄(注,糖友可在后台发送食物名称查看饮食量要求)等。
 
5.肠胃问题
 
糖尿病患者由于肠胃神经退化,容易发生肠胃蠕动不良、腹泻和便秘等问题。在肠胃蠕动不良方面.患者应遵守少量多餐的原则.选择低油、低渣、偏软的食物,以减少肠胃的负担。
 
有腹泻问题者勿摄取过多油脂,同时补充适量的水分、维生素与矿物质。有便秘问题者,在饮食上多补充膳食纤维,可多选择全谷类、豆类、蔬菜类食物,每日喝足2000~2500毫升的水,以促进肠胃蠕动。
 
6.痛风
 
避免喝酒及减少摄取高嘌呤的食物.如内脏、鱼、虾、贝类、肉、胚芽、豆类等。体重过重的患者,如能减轻体重.将有助于改善痛风症状:但记得避免减重过快.以免反而加重病情。
 
7.足部问题
 
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引发周边神经及血管病变.就容易出现足部问题。糖尿病足患者在饮食上需摄取比平常多5%~10%的热量.而蛋白质摄取量需要稍微增加.总量为“每千克的理想体重×(1.1~1.3)克”。此外,还要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E、锌、铜等营养素。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肾病患者在饮食上应以控制血糖为主,避免食用含糖量过高或易使血糖升高的食物。除了控糖,还要控盐、控水,病情较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应严格控制食盐和水的摄入量,以免增加肾脏的负担。另外还要限制钾和蛋白质的摄入量,以免出现酸中毒和高钾血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