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大庆研究:FPG和2hPG可预测IGT人群心血管事件

大庆研究:FPG和2hPG可预测IGT人群心血管事件

2018-01-27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后续随访结果显示,空腹和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可预测糖耐量受损人群后续心血管事件的进展。

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后续随访结果显示,空腹和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可预测糖耐量受损人群后续心血管事件的进展。该研究结果在美国糖尿病协会科学年会普通壁报专场(GeneralPosterSession)上发布。

本研究旨在明确糖耐量受损(IGT)人群开始生活方式干预后血糖变化是否可预测心血管事件,如果可以,那么空腹血糖(FPG)或糖负荷2小时后血糖(2hPG)水平对于预测此类事件的作用是否有差异。
 
1986年,576名年龄25岁及以上的中国大庆IGT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饮食、运动或饮食加运动干预组,试验为期6年。受试者随后在当地诊所接受医疗服务。2009年我们对受试者进行了随访以确定心血管(CVD)事件和其他终点。
 
542名受试者完成了6年的试验,在随后的17年随访中,182例发生首次非致命或致命性心血管(CVD)事件(心肌梗死或卒中)。流行病学分析发现,在控制了基线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血压和吸烟后,6年时FPG和2hPG每增加1mmo/L,首次CVD事件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8%(HR=1.08,95%CI1.05-1.12)和5%(HR=1.05,95%CI1.02-1.09)。与此相反,入组随机时测定的血糖水平与首次CVD事件之间没有显著关联(FPG:HR=1.19,95%CI0.98-1.45;2hPG:HR=1.06,95%CI0.90-1.25)。6年时根据受试者是否有糖尿病(FPG≥126mg/dl或2hPG≥200mg/dl)进行分类,控制了相同的协变量后,结果显示,确诊糖尿病患者的后续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无糖尿病的受试者(HR=1.45,95%CI1.07-1.95)。
 
本研究结论是6年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结束时的空腹和负荷后血糖水平均可以预测中国IGT患者首次CVD事件的发生,血糖进展较快者随后发生CVD事件的风险更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