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肥胖到糖尿病,有多远的距离?

肥胖到糖尿病,有多远的距离?

2017-12-18 来源:控糖小博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目前,肥胖与糖尿病在世界范围流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更是发现两者发病率的增加呈平行关系。从“diabesity”(糖胖病、肥糖病)这个词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密切关系。

  肥胖与糖尿病目前在世界范围流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更是发现两者发病率的增加呈平行关系。你想不想知道,他们俩的关系到底有多亲密?

  目前,肥胖与糖尿病在世界范围流行,一些流行病学研究更是发现两者发病率的增加呈平行关系。从“diabesity”(糖胖病、肥糖病)这个词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密切关系。

  从肥胖到糖尿病

  其实别管是糖胖病还是肥糖病,这些代谢紊乱疾病都存在胰岛素作用缺陷的特点。据估计,约90%的2型糖尿病由过度肥胖导致。肥胖和糖尿病的病理生理学联系主要有两方面: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不足。

  共同的代谢异常,将两者紧密联系在一起

  几年来,许多研究对肥胖和糖尿病共同的代谢异常进行了研究:

  1,组织灌注受损

  渐进性微血管功能障碍可以导致胰岛素的抵抗,而加重的胰岛素抵抗反过来又会使微血管功能障碍恶化。毛细血管健康恢复受损及减少可降低葡萄糖摄入并导致胰岛素抵抗。微血管的功能与肥胖呈负相关。提出的机制包括:

  (1)肥胖相关的氧化应激和一氧化氮的可用性的减少均是微血管减少的机制。

  (2)过度肥胖与微血管严重慢性状态、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升高,特别是肿瘤坏死因子(TNF)生成相关。这些均与皮肤毛细血管健康恢复及胰岛素敏感性呈负相关。

  (3)脂肪量的增加可导致血液中游离脂肪酸水平的长期升高,影响微血管的恢复。

  2,睡眠障碍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睡眠不足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相关。横断面观察研究显示,睡眠时间减少可见瘦素水平降低和胃饥饿素浓度的增加,从而增加肥胖风险。

  有研究显示睡眠部分剥夺与葡萄糖耐量降低相关。此外,睡眠减少还会导致腹部脂肪组织胰岛素信号受损,同时降低全身胰岛素敏感性。

  3,雄激素功能障碍

  血糖稳态与男性和女性的雌激素存在双向调节作用。男性雄激素不足和女性雄激素过多均可导致多组织的代谢紊乱,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肝脏、骨骼肌、脂肪细胞和β细胞。

  4,维生素D水平的改变

  已有研究表明维生素D可在抑制脂肪堆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减少饥饿感等多个位点发挥作用,有利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控制。

  5,胃肠道应激

  肠促胰素可通过提高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释放、抑制餐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和胃排空从而起到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胃饥饿素刺激食欲且能造成血糖的升高,而肥胖抑制素具有相反的作用。

  从预防的角度来说,肥胖者如果能使体重中度下降(平均体重下降4.5千克),可降低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30%。

  由于代谢的紊乱,糖尿病常常合并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高血压、高血脂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动脉粥样硬化部位不同带来的危害也不同,但都是非常严重的。比如:肾动脉硬化可出现肾功能不全。

  肥胖通过容量负荷、胰岛素抵抗、交感活性增强等因素,在高血压的发生和持续中起着重要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