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怎么搞才能三个都能降下来?

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怎么搞才能三个都能降下来?

2017-11-27 来源:降血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加重

  三高-----健康三大杀手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人类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

  三者密切相关,互相加重

  高血压

  高血压系指循环系统内血压高于正常而言,通常指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症。通常是以低于120/80毫米汞柱为正常,而高于160/90毫米汞柱为高血压。因它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故称“悄悄的杀手”。

  理想血压高压<120低压<80

  高血压高压≥140低压≥90

  高血脂

  高血脂是指血中胆固醇或甘油三酯过高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过低,现代医学称之为血脂异常。它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因素,是心脑血管病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它发病隐匿,大多没有临床症状,故称为“隐形杀手”。

  总胆固醇(TC,Ch):>5.2mmol/L

  总甘油三酯(TG)>1.7mmol/L

  高血糖

  高血糖是机体血液中葡萄糖含量高于正常值。是机体内一个独立存在的病理改变,病变部位在血液,病变性质是血糖代谢紊乱。高血糖的临床表现,可以有显性的症状,如口干渴、饮水多、尿多、消瘦;可以是隐性的症状,无明显主观不适。

  空腹>6.1mmol/L

  餐后>7.0mmol/L

  三高的相互关系

  1.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脂类主要包括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血脂的来源主要有两条途径:

  一条是外源性的,就是我们每天进食中脂类物质经消化吸收后进入血液而成;

  另一条是内源性的,就是在人体正常代谢过程中由肝脏、脂肪细胞及其它组织合成释放入血液。

  人体除脑组织及成熟的红细胞外,几乎全身各组织都可合成胆固醇。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体内胆固醇70~80%由肝脏合成,10%小肠合成。老年人不像年轻人,肝脏分解代谢减慢,分解脂肪的脂酶活性减弱,易造成脂肪堆积,再加上自由基的作用,使血脂在动脉壁上沉着,从而造成动脉硬化,这是老年人血管衰老的表现,也是老年人病理性衰老的病理基础。

  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以及肿瘤等疾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血脂增高是困扰老年人健康的祸根。

  2.高血脂与高血压影响血压升高的因素很多,其中血管的外周阻力、动脉壁弹性、血液粘度是形成高血压的重要因素,而这三种因素与高脂血症有直接关系。

  正常人血管内膜是光滑流畅的,血脂增高会在血管内膜下逐渐沉积呈黄色粥样斑块,久之破溃、出血、管腔变狭、血流阻力增加,从而使血压升高;血脂增高,血脂在动脉内膜沉积可造成血管硬化,使血管壁弹性减弱,血压升高。当血脂增高时血粘度就增高,使血流阻力增加,从而血压就升高。

  高脂血症还能降低抗高血压药的敏感性,增加降压治疗的难度,因此治疗高血压的同时应降血脂。

  3.高血脂与高血糖的相互关系很多糖尿病人都伴有高脂血症,因此人们通常把糖尿病与高脂血症称为姐妹病,并认为高血脂是糖尿病的继发症。

  据统计大约40%的糖尿病病人有脂代谢紊乱。

  其特点是甘油三酯增高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糖尿病引起血脂增高的原因是由于糖尿病人胰岛素不足时,体内脂酶活泼性是减低的,因此容易血脂增高。

  另一方面糖尿病本身除糖代谢紊乱外同时还伴脂肪、蛋白质和水、电介质的紊乱。经常有游离脂肪酸从脂肪库中动员出来,使血中甘油三酯及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

  再一方面2型糖尿病人进食过多,运动少,促使体内脂类合成增多,这也是造成血脂增高的原因。而肥胖伴高血脂者,由于胰岛素受体数相对减少,从而产生胰岛素抵抗,易诱发糖尿病。

  血脂增高者还易引起心、脑血管并发症。

  4.高血压与糖尿病的相互关系临床上很多高血压病人特别是肥胖型常伴有糖尿病,而糖尿病也较多的伴有高血压,因此将两者称之同源性疾病。

  其原因如下:

  高血压与糖尿病可能存在共同的遗传基因;

  糖尿病病人血管对具有升压作用的血管紧张素敏感;

  糖尿病易引起肾脏损害,肾脏受损害后可使血压升高。此外糖尿病人由于血糖增高,血粘稠度增加,血管壁受损,血管阻力增加,易引起高血压。

  由此可知高血压与糖尿病都与高血脂有关,因此防治高血压病与糖尿病都应该同时降血脂

  “三高”的危害

  全身动脉粥样硬化

  三高的形成原因

  遗传

  年龄

  种族

  肥胖

  吸烟

  饮酒

  嗜盐

  嗜糖

  三高可防可控!!!

  控防措施——五早

  早想到

  这是防控措施里最最重要的

  下列人群尤应注意

  1.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病患者

  2.有三高家族史者,直系亲属中有早发病或早亡者

  3.肥胖、吸烟、大量饮酒者

  4.有皮肤黄色瘤者

  5.35岁以上男性工作压力特别大尤其是白领

  早发现

  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健康体检

     美国70%以上的人群每年都会进行至少一次健康体检,而我国每年参加体检的人数不到总人口的5%,主动体检的人数不到0.3%。

  早预防

  提倡健康合理的生活方式

  四大基石,十六个字

  合理膳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能使高血压减少55%,脑瘁中、冠心病减少75%,

  糖尿病减少50%,肿瘤减少1/3,

  平均寿命延长10年以上

  早干预

  治疗意义上的生活方式转变—预防措施

  发现三高找医生

  相信医生

  早用药,早受益

  早达标

  理想尚可

  血压(mmHg)<130/80130/80–140/90

  血糖(mmol/L)空腹:4.4–6.1≤7.0

  非空腹:4.4–8.0≤10.0

  血脂

  总胆固醇(mmol/L<5.2mmol/L

  总甘油三酯(mmol/L)<1.7mmol/L

  贵在意识贵在坚持

  坚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坚持规范用药

  坚持和医生保持联系

  坚持每年定期检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