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脏病

糖尿病合并慢性肾脏疾病 ≠ 糖尿病肾脏病

2017-11-06 来源:内分泌时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相当部分内分泌糖尿病医师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认识往往不足,当糖尿病伴CKD时,内分泌糖尿病医师易盲目地将其归因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可能引起CKD的病因。

   由于相当部分内分泌糖尿病医师对于慢性肾脏疾病(chronickidneydisease,CKD)的认识往往不足,当糖尿病伴CKD时,内分泌糖尿病医师易盲目地将其归因为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可能引起CKD的病因。

 
  需要注意的是,当糖尿病患者出现CKD时,不等同于DKD,而是存在如下三种情况:(1)DKD;(2)糖尿病合并非DKD(non-DKD);(3)DKD合并non-DKD。其中,糖尿病患者中non-DKD的患病率为16%~83%,DKD合并non-DKD的患病率为3%~46%。
 
  DKD的定义
 
  DKD系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脏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肾血管等。临床上以持续性白蛋白尿和(或)肾小球滤过率(glomemlarfiltrationrate,GFR)进行性下降为主要特征,可进展为ESRD。
 
  DKD的临床诊断依据

  至少具备以下一条:
 
  1.能够肯定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或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或排除了non-DKD。
 
  2.已有病理学诊断的支持:对于已行肾穿刺病理检查的患者,如存在糖尿病特征性的肾脏损害的病理学证据,DKD诊断可确立。
 
  DKD的临床诊断思路

  1.糖尿病是否合并CKD
 
  CKD诊断依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发布的CKD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KDIGO慢性肾脏疾病诊断标准
 
  肾损伤标志(至少满足1条)
 
  (1)白蛋白尿(AER≥30mg/24h;ACR≥3mg/mmol或30mg/g);(2)尿沉渣异常;(3)肾小管相关病变;(4)组织学异常;(5)影像学所见结构异常;(6)肾移植病史
 
  GFR下降GFR≤60ml·min-1(1.73m2)-1
 
  注:AER:尿白蛋白排泄率;ACR: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
 
  以上两项中,满足任意一项指标持续超过3个月,即可诊断慢性肾脏疾病。
 
  2.能否肯定高血糖为CKD的起始病因
 
  1型糖尿病患者病程在10年以上,高血糖与CKD的因果关系可基本确立。因2型糖尿病患者诊断较晚,无法明确具体发病时间,且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高尿酸、肥胖、风湿病及老年肾脏退行性变等其他肾脏损害的危险因素,甚至伴发原发性慢性肾小球肾炎,故通过病程确定高血糖与CKD的关系较困难。
 
  3.是否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无论1型还是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则有利于DKD诊断。其中,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更具特异性。
 
  4.是否合并non-DKD
 
  临床中出现如下任意情况时,需考虑non-DKD:
 
  ①病程较短(1型糖尿病<10年)或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②GFR较低或下降过快;③尿蛋白迅速增加或出现肾病综合征;④顽固性高血压;⑤出现活动性尿沉渣;⑥其他系统性疾病的症状或体征;⑦给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治疗后2~3个月内GFR下降大于30%;⑧肾脏超声发现异常。
 
  通常认为DKD疾病进程难以逆转,然而部分non-DKD经过治疗病情可缓解,DKD的疾病发展、治疗原则及预后与non-DKD不完全相同。若患者不能满足DKD诊断条件时,建议仅诊断为糖尿病合并CKD,必要时将患者转诊至肾脏专科,并由肾脏病专家进一步明确CKD病因。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