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垂体瘤,要不要手术呢?

垂体瘤,要不要手术呢?

2017-08-15 来源:糖尿病大夫王志宏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垂体是生命中枢,通过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等在人体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中起重要作用。

  2015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省内分泌界开展了疑难病例讨论会议,省内各位同道在会上精彩发言,给我们在内分泌疾病的诊断思考上带来许多新的方向,期间一个病例让我们印象深刻。

  该病例患者,女,14岁,因“体重明显增加5年,生长迟缓3年”至郑州某医院就诊,查垂体MRI提示“垂体瘤”,腹部彩超提示“双侧卵巢增大,考虑卵巢包块”,但请神经外科、妇科、内分泌科综合会诊后决定入内分泌科,以“垂体瘤”至医院内分泌科就诊。那么当磁共振诊断出现“垂体瘤”时,怎么办呢?要不要神经外科手术治疗或者放疗呢?

  垂体是生命中枢,通过分泌多种激素如生长激素(GH)、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激素(Gn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催乳素(PRL)等在人体正常代谢、生长发育及生殖中起重要作用。垂体瘤并不是一种“少见疾病”,尸体解剖垂体肿瘤发生率达22.5%。随着CT及MRI广泛应用使得垂体瘤发现率明显增加,文献报道垂体意外瘤发生率1.5%~26.7%。

  垂体瘤可有多种分类方法,按照大小分为微腺瘤(<10mm),大腺瘤(10-30mm),巨大腺瘤()30mm)。按照免疫细胞化学等进行分类,可分为无功能瘤、泌乳素瘤、生长激素瘤、促甲状腺激素瘤、Gn瘤、ACTH瘤、多激素腺瘤等等。按照有无侵袭性生长,可有鞍上、鞍旁、鞍底之分。

  垂体瘤的临床内分泌特点:1.患病率高,有临床意义的少;2.多数不发展为大腺瘤;3.无功能的多与有功能的;4.多为良性,少有恶性;5.受下丘脑部分调节;6.有功能瘤分泌的激素与生理激素相同。

  此外,靶腺功能衰竭导致鞍区病理性增生常误诊为垂体瘤。因此,垂体瘤的临床诊断,对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评价非常重要!

  文首的病例就是,在临床医师仔细阅读垂体磁共振片子后考虑“垂体瘤”实际可能为垂体增生,并且在进一步完善了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评价后,发现患者为原发性甲减,在替代补充甲状腺激素治疗后复诊,患者的“垂体瘤”消失,卵巢包块消失,卵巢体积减小。由此可见,完善的明确诊断,严格的掌握手术指征,对于医患双方都是非常的重要。

  目前我国垂体瘤诊治面临着多项挑战:

  1.对垂体意外瘤认识不足,缺乏规范诊疗常规,限制垂体瘤合理诊治的开展;

  2.垂体瘤诊断过程中容易忽略内分泌激素评估而更依赖于影像学,从而造成误诊误治率增加;

  3.因经验不足或治疗不规范,在手术或放射治疗过程中缺乏对患者残余垂体功能保护意识等。

  完善下丘脑—垂体—靶腺的功能评价,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明确需要手术的再予手术,而垂体手术后往往伴随腺垂体功能减退,注重垂体功能恢复和保护是未来治疗所趋。未来我国也必将进一步完善垂体意外瘤诊疗流程,严格掌握垂体肿瘤手术指征、减少手术本身和放射治疗对残留垂体损伤。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