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很多人历来不重视糖尿病足
摘要:恐惧不是糖尿病的脾性,糖尿病总是比不上一些更加触目惊心的词汇,比如肿瘤,癌症,衰竭……有情绪的疾病往往拽着的,反倒让人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魄心。糖尿病很少能激发这种情绪——或许因为糖尿病让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是慢慢来的缘故。
我的血液里曾经有过一次退潮,我的血液曾经像咆哮的大海一样喊叫,死亡曾经带着我的灵魂飘拂,就像带着一面胜利的旗帜。
谈糖尿病,不得不谈谈这种在我们糖尿病人血液里久违的‘咆哮’。
恐惧不是糖尿病的脾性,糖尿病总是比不上一些更加触目惊心的词汇,比如肿瘤,
癌症,衰竭……有情绪的疾病往往拽着的,反倒让人有种不成功便成仁的魄心。糖尿病很少能激发这种情绪——或许因为糖尿病让人觉得好像什么都是慢慢来的缘故。
可是糖尿病人的世界里并不总是放着慢镜头的。
56岁的时候,爷爷查出糖尿病。在家人的眼里,患上糖尿病以后和患上糖尿病之前并没有什么区别,差了一点的是知道自己爷爷饭前要记得
吃药。
3年以后,发现了糖足。是孙子在给爷爷剪指甲的时候破了皮,之后发现一周都没能愈合。
医生说这种情况可轻可重,非要重视起来!‘不要轻视’,‘要当心’,‘千万注意’,翻来覆去都是这些强调的语气。或许只有深知糖尿病可怕的医生才明白糖尿病并发症有多么恐怖。
孙子把医生的话记在心里,每天回家会检查爷爷的脚。
很多人得了
糖尿病足,才知道糖尿病的可怕。不过糖尿病足已经是糖尿病诸多并发症中较轻的一种了。
如果把糖尿病想象成一种由糖分无法代谢,导致在
血管里面不断循环,不断像‘砂砾’一样磨损管壁细胞,磨损各种脏器的循环过程的话,那么这种磨损的过程往往只要等到某个脆弱的位置无法承受,便终有一天就发生了病变——或早或晚,很多糖尿病人都在等待那个时刻。
糖尿病足的引发,是因为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下肢腓动脉重度狭窄,胫前动脉、胫后动脉闭塞等。通过医学手段,可以进行肢动脉介入下血管成形手术,重建下肢血管。
抛开所有的补救措施,一份对自己未来并发症的预防保障无疑是最重要的。对于糖尿病人来说,对付突发和恐惧的最佳手段,不就是做好一切准备,放心的等待未来的那个时刻悄悄的到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