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视网膜病变

2017-08-02 来源:大糖医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

   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主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及时发现并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危险。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视网膜病变:最常见的严重糖尿病眼病,常造成视力减退或失明。据统计,50%糖尿病病程在10年左右者可出现该病变,15年以上者达80%糖尿病病情越重,年龄越大,发病的几率越高。该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的后果,由于糖尿病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加之血液呈高凝状态,易造成血栓和血淤,甚至血管破裂。患者早期可能全无症状,但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视力减退、视野缩小、屈光改变、对比敏感度降低等。
 
  白内障:糖尿病引起的白内障占到白内障患者总数的60%之多,其手术几率比其他白内障患者要高出很多,一般都需要手术治疗。动物实验已经证实,高血糖在体内和体外试验中均可导致白内障。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糖尿病性白内障包括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和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并发的白内障叫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这种病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其发病的临床表现通常是患者双眼发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这类病人的白内障可在数日、甚至在48小时之内完全成熟。老年人患糖尿病后,会加重和加快其晶状体混浊的程度和速度,从而发生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
 
  波动性屈光不正:许多患者起初不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过了一段时间,他们可能发现:自己忽然近视了,看远看不清,看近反而很清楚。事实上,这是得了糖尿病眼病了。于是,患者去配眼镜,刚配上还挺好,没过几天视力又恢复正常了。此时,如果分别查几次血糖,肯定有高峰、有低谷,这就是波动性血糖增高。
 
  在糖尿病发病急骤或病情突然加重的情况下,由于血糖的增高,会引起房水渗透压的减低,使患者突然发生近视。当血糖急剧升高时,患者可突然由正视眼变成近视眼,或原有的老花眼症状减轻,发病机制为血糖升高。血糖降低时,又可恢复为正视眼,或又需要佩戴老花镜。可见,波动性血糖会造成视力的波动性变化。屈光改变一般都是暂时性的,无需佩戴眼镜,待血糖得到满意的控制后,常可恢复到原来的屈光水平。但此病的发病特点是发生快,恢复慢。
 
  开角型青光眼:糖尿病易引起开角型青光眼,也称慢性单纯性青光眼。此类青光眼多见于中年人以上,青年人亦可发生,常为双侧性,起病慢,眼压逐渐升高,房角始终保持开放,多无明显自觉症状,往往到晚期视力视野有显著损害时,方被发现,因此早期诊断甚为重要。
 
  本病初期无明显不适,当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有轻微头痛、眼痛、视物模糊及虹视等,经休息后自行消失,故易误认为是视力疲劳所致。中心视力可维持相当长时间不变,但视野可以很早出现缺损,最后由于长期高眼压的压迫,视神经逐渐萎缩。视野随之缩小、消失,最终失明。整个病程中,外眼无明显体征,仅在晚期时,瞳孔有轻度扩大,虹膜萎缩。
 
  缺血性视突病变:又称血管性假性视乳头炎,多见于老年人,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此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是视力和视野发生突然变化。视力骤然模糊,下降至失明;视野起初是鼻下方扇形缺损,而后扩展成偏盲或向心性缩窄,有时可与生理盲点相连。这是由于营养视神经前段的小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睫状后短动脉回归支闭塞;或视神经软脑膜血管受累,使视乳头供血不足,发生急性缺血、缺氧而水肿;眼压过低或过高,可使视乳头小血管的灌注压与眼压失去平衡,也可引起视乳头水肿。
 
  虹膜睫状炎:有些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可发生眼痛、眼红、怕光流泪、视物模糊等急性虹膜睫状炎的症状。
 
  并发症: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听起来似乎与眼睛没有太大的关系,其实不然。如今由糖尿病引起的直接急性并发症临床上并不多见,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糖尿病的最大危害在于能引起诸多慢性并发症,眼部病变是糖尿病最为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
 
  病变预防:
 
  1、定期检查:在确认患有糖尿病后,所有患者都应该前往眼科进行检查,建议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
 
  2、合理用药控制血糖:如今大多均为西药控制,如双胍类、磺脲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及噻唑烷二酮类等,这些药物在快速降糖方面效果显著,但在预防及治疗糖尿病并发症这些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缺陷的。
 
  3、增加运动量:最低强度运动如散步、做家务,约30分钟;低强度运动如跳交谊舞、骑车,约2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慢跑,做广播体操,约10分钟;高强度运动如跳绳,打篮球,约5分钟。
 
  4、定期进行眼科随访:早期可以应用药物延缓它的发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激光治疗,如果发展到晚期,那就需要做手术。
 
  预防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效果较好。由于病变损害的不可逆性,预防是最重要的一环,而且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手术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佳。
 
  定期查眼底
 
  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应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后5年应每年检查1次或遵医嘱。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并要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
 
  什么时候该赶紧去看医生了呢?
 
  1、视野模糊,眼花;
 
  2、看一些标志或者阅读的时候很吃力;
 
  3、看东西有重影;
 
  4、一只或两只眼睛受伤了;
 
  5、眼睛发红,而且一直不褪;
 
  6、眼部有压力感;
 
  7、眼睛看见光斑或漂浮物;
 
  8、直线看起来是弯的;
 
  9、不能像以往一样看得清角落里的东西。
 
  看眼睛一般是什么情况下去看?
 
  1、视野出现各种变化;
 
  2、如果年龄超过了30岁,不管糖龄多大,都应该每年进行散瞳检查,如果眼部出毛病了,就需要进行更多的检查;
 
  3、10~29岁之间,有5年的糖龄,每年都应该进行散瞳检查;
 
  4、如果是怀孕或者准备怀孕的糖友也应该进行散瞳检查。
 
  生活习惯
 
  糖尿病病友必须戒烟;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刺激和高脂肪的食品;适当锻炼,但避免剧烈运动;脑力劳动者要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阅读、使用电脑等造成的视疲劳,从而尽量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出现。
 
  饮食治疗
 
  1、要少吃多餐;
 
  2、限制主食量,但不能过分,以免造成饥饿状态;
 
  3、忌食各类糖类和甜食食品;
 
  4、多食茎叶类蔬菜,多食粗纤维类,低脂肪膳食;
 
  5、限制食用油脂、动物脂肪及胆固醇较多食品;
 
  6、禁止饮酒,特别是烈性酒。
 
  糖尿病一般为慢性疾患,食疗应坚持不懈,不能放松。一旦全身性糖尿病得到控制,眼睛的病变应会逐渐停止进展,出血也会逐渐吸收。
 
  注意事项
 
  一、很多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建议不要吃含糖量高的水果、饮料等,血糖如果控制较好,水果可以适当吃一些,但切忌不要过量,并且一定要计算在每天的总热量中。
 
  二、控制体重。每天计算总热量,不要超标,平衡饮食。油类食物以植物油为主,常见的有花生油、豆油、菜子油等。尽量不用动物油,不吃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黄等。
 
  三、糖尿病并发症中,糖尿病眼病比如糖尿病眼底出血,是因为阴虚肝热引起,所以要以滋阴清肝热的食品为主,常见的主食有豆类、玉米面、荞麦面;而蔬菜应以绿叶菜为主白菜、芹菜、菠菜、小白菜等。
 
  四、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切忌辛辣食品,辣椒等都是不宜多吃的,油炸食品也不宜多吃,容易引起血糖升高,导致病情加重。
 
  最后提醒大家,合理的饮食对并发症的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