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护足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护足

2017-07-04 来源: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变冷,血管收缩,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冬季病情加重,有时因为足部一个小小的伤口,就会招致严重的足坏疽。

  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在冬季,天气变冷,血管收缩,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往往在冬季病情加重,有时因为足部一个小小的伤口,就会招致严重的足坏疽。

  临床病例

  张大爷年年逾六旬,十多前年就查出糖尿病,由于没什么症状,也就没太当回事,随意吃喝,用药也不规律,血糖一直控制得不好。近一年多来,先是感觉下肢怕凉发麻,以后,走路远点腿就酸疼,非得停下来歇会儿才能继续走(间歇性跛行),张大爷认为是年纪大、“老寒腿”的缘故,因此也没太当回事。半个月前,张大爷穿着姑娘给买的新鞋去晨练,回来后发现右脚的脚后跟被磨破了,自己就在伤口上贴上创可贴,没过几天,伤口处感染肿胀,并迅速向周围及深部扩散而且高烧不退,经医院检查为“糖尿病足坏疽”,由于右足骨质遭到严重破坏,只能截肢保命,落下终身残疾。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人比较常见的一种下肢血管并发症,是在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的基础上,合并感染的结果。糖尿病病程较长且血糖控制不良的老年患者是糖尿病足的高发人群。早期表现为肢端怕冷、皮温发凉、皮肤颜色暗紫,进一步可发展为局部皮肤破损及溃疡,最严重的结局是足坏疽及截肢。由于糖尿病本身的特殊性,足溃疡的处理不仅非常棘手,而且耗时很长。因此,对于糖尿病足,预防是上策。患者平时除了要严格控制血糖、血脂、血压、降低血粘度、改善下肢血液循环以外,还须加强足部护理,具体内容包括:

  1、每日检查足部:每天仔细检查双脚,要格外注意足趾缝间,必要时可借助镜子或由家人帮助。注意是否有胼胝、鸡眼,若发现局部皮肤红肿、擦伤、水泡、皮裂、磨破、足癣、甲沟炎,应及时医治。当足部出现破损感染,发生溃疡后,要及时住院治疗。另外,需要提醒广大患者,治疗要到专门的、规范化的医院治疗,切勿贪图一时之便宜,以致贻误了病情。

  2、每日温水洗脚:每晚用温水洗脚,洗脚前先用手试水温,水温40℃左右为宜,水太热容易烫伤皮肤,水太凉又不利于血液循环。泡脚时间不要太长,以10分钟为宜,洗完脚后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干毛巾擦拭干净(要特别注意脚趾缝是否擦干)。如果毛巾质硬粗糙或者用力过重,均易造成足部皮肤不易查觉的创伤。

  3、保持皮肤润滑:糖尿病患者由于植物神经病变,出汗减少,足部皮肤干燥,特别是足跟部,容易出现皲裂,并可进一步形成溃疡,继发感染。每天可涂抹羊脂或植物油类润肤霜,反复轻柔地按摩皮肤。如为汗脚,出汗过多易致真菌感染,可用医用酒精擦拭足趾缝间,在洗脚时可在洗脚水中加少许醋液,因为酸性环境不利于真菌生长。

  4、修除胼胝、鸡眼:胼胝(反复受摩擦和压迫部位发生的表浅局限性的角化过度)是导致足部溃疡的重要隐患,应及时修除。胼胝的修除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损伤正常组织。修除胼胝时,先用温水洗脚使之软化,然后用木砂纸磨去角化层,最好不要用锐器去削割。修除胼胝应每天一点点地修除,不要一蹴而就,每次修除后的表面涂以润滑剂。鸡眼应请专科医生治疗,病人不要自行用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药物去处理,以免发生皮肤溃疡,更不要购买街头的“偏方”去治疗。对足底的胼胝、鸡眼进行修除时,应注意无菌操作。修除胼胝、鸡眼时如果出现疼痛或出血,提示伤及正常组织,病人应立即到医院去处理。

  5、修剪趾甲:趾甲过长易折裂而伤及甲周组织,剪趾甲方法不当也易伤及甲周组织而出现感染。修剪趾甲应在洗脚后进行,此时趾甲软化可避免趾甲劈裂。使用指甲刀应横向直剪,不要斜剪,以免伤及甲沟;切勿将脚趾甲剪得太短,以免损伤甲沟造成继发感染,一般剪到与趾尖同一水平即可。修剪趾甲之前应检查剪刀两刃之间是否夹住了皮肤。如果剪趾甲伤及皮肤,应立即到医院去处理。

  6、科学选择鞋袜:最好选择透气性好、吸水性好的纯羊毛或棉织品袜子,不宜穿尼龙丝袜。袜子应合脚,袜口不能太紧,以免影响足部血液循环;有破损的袜子不要修补后再穿。要勤换洗袜子和鞋垫,保持足部清洁。

  鞋子应宽松、透气、合脚,应选择真皮皮鞋或透气性好的棉质布鞋,不宜穿凉鞋和各种塑料鞋。不能穿高跟鞋或鞋头过尖、过紧的鞋,以免挤压脚趾;足部有畸形时要穿特别订做的矫形鞋,以免挤压畸形部位;鞋帮、鞋垫要软,鞋底要厚。病人买鞋最好选择在中午去,因为此时脚的大小比较适中,脚有明显肿胀时不宜去买鞋。穿新鞋时应逐渐适应,开始时间不要过长,第一天穿新鞋的时间不宜超过半小时,要注意观察穿新鞋后足部皮肤是否出现红、肿、水泡等改变,若无问题,每日可增加1小时。

  7、预防外伤、烫伤和冻伤: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消失,形成无知觉足,容易受到各种创伤。因此严禁赤脚走路,在室内或地毯上走路也应该穿拖鞋。最好不要穿凉鞋,因为它不能保护足。每次穿鞋时要注意检查鞋内是否有沙粒、异物及突起感觉。禁用热水袋、电热毯、火炉和理疗仪给足部取暖,以免因感觉迟钝而被烫伤。病人也应注意预防冻伤,足冷时可多穿一双袜子,睡觉时若脚发凉可穿护脚套。

  8、经常活动下肢,抬高足部:尽量避免长时间两腿交叉而坐,以免压迫下肢血管,影响下肢血液循环。经常提高下肢,按摩足部,以促进静脉回流及局部血液循环。长期卧床的糖尿病患者,足后跟长期与床接触受压,易导致血液循环障碍而出现溃疡,应注意变换足部位置,也可加用柔软的足垫保护。为改善病人下肢血液循环,可以增加步行运动和腿部活动,但不宜过劳,注意避免外伤。

  9、戒烟:吸烟可致血管收缩,导致下肢血流减少。吸烟的糖尿病人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为非吸烟者的2倍。

  专家提醒:

  “千里长堤,溃于蚁穴”,即便很轻微的皮损,如果处理不当,也足以酿成坏疽乃至截肢(趾)悲剧,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足部护理,对任何微小的病变都不放过。一旦发现有以下情况:小腿皮肤颜色苍白或暗红;下肢发凉、麻木或感觉减退;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间歇性跛行或静息痛;有嵌甲、鸡眼、胼胝及皮肤破损、起疱等,均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切不可自行处理,否则,很可能重演张大爷的悲剧。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