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

2017-02-08 来源:糖友无忧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由于脂质局部沉积所引起,其中以黄色瘤较为常见。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起,颜色可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质地一般柔软,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

   血脂异常是一类较常见的疾病,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在我国血脂异常的发生率高,还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饮食习惯发生改变等原因有密切关系。下面咱们一起来看看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都是什么呢?

 
  一、血脂异常的发病机制
 
  1、原发性血脂异常
 
  大多数原发性血脂异常原因不明,认为是由先天因素(多个基因)与后天因素(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临床上血脂异常与肥胖症、高血压病、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等疾病相伴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称为代谢综合征。血脂异常可能参与上述疾病的发病,至少是其危险因素,或与上述疾病有共同的遗传或环境发病基础。环境因素中有的是可以避免的,如不良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不足、肥胖、吸烟、酗酒等;年龄增加也是一个危险因素,但毕竟占的分量不大。
 
  2、继发性血脂异常
 
  ⑴. 全身系统性疾病 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库欣综合症、肝肾疾病、系统性红斑狼疮、骨髓瘤、过量饮酒等引起的血脂异常。
 
  ⑵. 药物性 如噻嗪类利尿剂(如氢氯噻嗪)、β受体拮抗剂(如美托洛尔)等。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地塞米松)可促进脂肪分解、血浆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二、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
 
  血脂异常可见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高胆固醇血症高峰在50-69岁,50岁以前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某些家族性血脂异常可发生于婴幼儿。多数血脂异常患者无任何症状和异常体征,而于常规血液生化检查时被发现。血脂异常的临床表现主要如下:
 
  1、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和脂血症眼底改变
 
  由于脂质局部沉积所引起,其中以黄色瘤较为常见。黄色瘤是一种异常的局限性皮肤隆起,颜色可为黄色、橘黄色或棕红色,多呈结节,质地一般柔软,最常见的是眼睑周围扁平黄色瘤。早发性角膜环出现于40岁以下,多伴有血脂异常。严重的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产生血脂症眼底改变。
 
  2、动脉粥样硬化
 
  脂质在血管内皮下沉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早发性和进展迅速的心脑血管和周围血管病变。某些家族性血脂异常可于青春期前发生冠心病,甚至心肌梗死。严重的高胆固醇血症有时可出现游走性多关节炎。严重的高甘油三脂血症(尤其超过10mmol/L)可引起急性胰腺炎。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