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知识 > 百科 > 扒一扒眼周的“脂肪粒”

扒一扒眼周的“脂肪粒”

2018-04-08 来源:中西医博士话皮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管是“粟丘疹”还是“汗管瘤”,不疼不痒,对生命健康也没有任何影响,要是数量不多或者不很在意的话,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不过如果觉得影响到了美观的话还是要治的。

扒一扒眼周的“脂肪粒”

“我营养过剩,眼周围长了好多脂肪粒”。

“眼霜用多了把脂肪粒用出来了(眼霜说:这锅我不背||-_-)”。

虽然是个小小的问题,不过确实听到太多的患者咨询,因为长在眼周确实太明显啦不好看╮(╯﹏╰)╭

因此,今天主创们就来给大家扒一扒,这个“脂肪粒”究竟是个啥。

其实,医学上是没有“脂肪粒”这种称呼的。老百姓所说的“脂肪粒”,并不是真的脂肪组织,往往是指下面两种情况:

(1)粟丘疹:是一种表皮或附属器上皮的潴留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无任何原因、自行发生,由未发育的皮脂腺或毳毛漏斗部下端的上皮所形成,可自然消退,后者常发生在炎症后,和汗管受损有关。

好发于面部,特别是眼睑周围,表现为黄白色、坚实性球状丘疹,直径1-2mm,无自觉症状,挤压可见少量白色角质物。

(2)汗管瘤:是小汗腺末端导管分化的一种腺瘤(别听“瘤”就吓到了,这个是良性的)。慢性病程,一般不易自行消退。

好发于女性,部分患者有家族史,亦多见于眼睑周围(当然其他部位如前额、两颊、颈部、腹部、女阴也可能发生,此时称为“发疹性汗管瘤”,比较罕见,不在今天的讨论范围),对称分布,表现为肤色、淡黄色或褐黄色半球形或扁平丘疹,直径1-3mm,密集不融合,多无自觉症状。

因此,“脂肪粒”并非“脂肪”,知道了它的发病原因,就不要怪罪什么“营养过剩”或者“眼霜”造成啦!大部分情况下,长这个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也不用大惊小怪。(用的化妆品护肤品也能吸收成为脂肪?想想不觉得是咄咄怪事吗?)不过,若是过多的应用医美产品、或者使用方法不当,比如:不良化妆习惯引起的微小创伤、过度使用磨砂膏或去角质类产品引起的微小伤口(因为眼睑周围的皮肤最薄,最容易受到损伤),是有可能导致皮肤在愈合过程中产生小的囊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粟丘疹”。

那么,有人会说,你说了这么多分类我们还是分不清,主要还是要治疗,毕竟脸上长的那可都是“头等大事”,该怎么办?

不管是“粟丘疹”还是“汗管瘤”,不疼不痒,对生命健康也没有任何影响,要是数量不多或者不很在意的话,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不过如果觉得影响到了美观的话还是要治的。

怎么治?

去医院~去医院~去医院~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因为不管你是上述哪一种类型的“脂肪粒”,它都不是你可以自行解决的。

(1)粟丘疹:治疗比较简单,一般如果数量不多,医院都有专门的针可以刺破丘疹表面的皮肤,挑出里面的白色角质物就好了。一般来说,粟丘疹就是一个个小的囊肿,如果刮除干净是不会复发的,并且因为只局限在表皮部位,刮除时不会伤及真皮,正规治疗是不会产生疤痕或色素沉着的。

不过,即使听着简单,可千万别自行动手啊!毕竟长在眼周还是要注意安全的,再说,自己消毒不严格,感染、进一步留疤什么的,就得不偿失了呀~

(2)汗管瘤:这个挑是挑不掉的,必须去医院采用激光等物理治疗手段才行。

至于那些说自己有“祛脂肪粒”功效的护肤品,主创们是不太信的。粟丘疹里面是角蛋白,汗管瘤本身是个(良性的)微小肿瘤,你就说隔着个角质层,还要区分“好的”角蛋白和“坏的”角蛋白,怎么个“祛”法吧……或许刷酸能让它们代谢掉,不过毕竟是在眼周,保险起见不建议您冒这个险,毕竟本身其他的治疗都是又简单又安全。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