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牛皮癣 >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一)

寻常型银屑病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一)

2017-09-23 来源:皮肤有责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本标准规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调摄与预防。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本标准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不适用于关节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   

  银屑病,中医学称为白疕、松皮癣、干癣、蛇虱等,是一种发病率高并易复发的常见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尚未明确,但现代研究已证实,银屑病是与遗传相关,由多因素诱发的免疫介导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应用免疫抑制剂、免疫靶向的生物制剂,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银屑病的发生与持续。但迄今的治疗手段,其长期疗效仍不尽人意。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寻常型银屑病的疾病诊断、中医辨证分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则治法、调摄与预防。本病相当于中医的“白疕”。本标准适用于寻常型银屑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的诊断、治疗;不适用于关节型银屑病、红皮病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

  2.属于和定义

  2.1寻常型银屑病

  一种发病率高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患者多为青壮年、无明显性别差异,可有家族史,发病与种族、地理位置、环境、气候等因素有关,多数患者冬季复发或加重,夏季缓解,皮疹为覆有银白色银屑的红色丘疹或斑块,以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为主要特征。

  2.2蜡滴现象

  银屑病典型临床表现之一,挂出皮疹上覆盖鳞屑时,鳞屑黏附较为牢固,就像刮蜡一样。

  2.3薄膜现象

  银屑病典型临床表现之一,表现为挂出鳞屑后,可见红色发亮的半透明薄膜。

  2.4点状出血现象

  又称Auspite征,银屑病典型表现之一,表现为轻刮薄膜即可出现散在的小出血点,呈露珠状。

  2.5同行反应

  指银屑病进行期,正常皮肤在受到针刺、搔抓、手术、创伤等损伤后,可导致受损部位出现典型的银屑病皮损,称为同行反应。

  2.6点滴状银屑病

  皮损为广泛或散在分布的红色鳞屑性丘疹,是银屑病常见的最早皮损表现。

  2.7斑块状银屑病

  好发于头皮,肘部、膝部、关节伸面和骶尾部,表现为对称分布,大小不一,边界清楚的鳞屑性红色斑块。

  2.8反向性银屑病

  皮损多局限于屈侧的皱褶部位(腋下、乳房下、腹股沟、外阴和肛周等),发病部位潮湿,皮损为红斑而少有鳞屑。

  3诊断

  3.1症状表现

  基本损害初起为红色丘疹或斑丘疹,一般粟粒至绿豆大小,上覆银白色鳞屑,急性起病鳞屑较少,慢性损害鳞屑较多。搔抓鳞屑易于脱落,可见蜡滴现象、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现象。大部分患者可伴有瘙痒。

  因病变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头皮病变可见头发呈束状;指(趾)甲病变见甲表面呈顶针状凹陷,甲下“油滴”状斑点等表现;粘膜可见边缘清楚的红色斑片,无鳞屑;口唇可有银白色鳞屑;颊黏膜及上颚可见灰黄色或白色的环形斑片。极少数病变发生于眼部,如睑缘炎,结膜炎等。

  3.2疾病分类

  根据皮损表现,可分为点滴状银屑病、斑块状银屑病、反向性银屑病等。点滴状银屑病是儿童银屑病的常见类型,尤多见于链球菌感染激发的病例。斑块状银屑病是寻常型银屑病中最常见的类型。反向性银屑病皮损多局限于屈侧的皱褶部位,分布与寻常型银屑病皮损的常见部位相反。

  3.3病程

  病程较长,易于复发,一旦发病,可以终生难愈。可有家族史。常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3.4疾病分期

  病程缓慢,反复发作。根据病情发展可分为三期:

  a)进行期:急性发作阶段,旧皮损无消退,有新发皮损,皮损浸润炎症明显,此时可有同形反应;

  b)静止期:炎症停止发展,皮损无新发,炎症较轻,鳞屑较多,处于静止状态;

  c)退行期:损害变薄,红色变淡,直至皮损消失,留有色素减退或色素沉着斑。

  3.5疾病严重程度

  临床医师需要对银屑病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目前界定银屑病严重程度多采用十分规则:即体表受累面积(BodySurfaceArea,BSA)>10%(10个手掌的面积)或银屑病面积与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AreaandSeverityIndex,PASI)>10(见附录A),同时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LifeQualityIndex,DLQI)>10(见附录B)即为中重度银屑病。BSA≤10并且PASI≤10同时DLQI≤10为轻度。还需考虑皮损范围、部位、痉痒程度(VAS评分)(见附录C)、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诸多因素。

  3.6病理学检查

  3.6.1初始皮损

  表皮有轻微的棘层增生,不伴有角化不全,角质形成细胞肿胀。真皮浅层可见血管周围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浸润,乳头水肿和毛细血管扩张。

  3.6.2活动性皮损

  成熟的点滴状皮损或正在扩展皮损的边缘称为“活动性皮损”。活动性皮损的组织病理检查是诊断银屑病的依据。表皮角质层内可见扁平的细胞核(角化不全),中性粒细胞聚集于角化不全的角质层内称为“Munro微脓肿”,其上颗粒层消失,棘层肥厚,局部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聚集和海绵水肿。真皮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周围可见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

  3.6.3稳定性皮损

  表皮过度增生,表皮突延长,具有棒状外观,角质层角化不全伴颗粒层消失。真皮内毛细血管延伸和扭曲,向上扩展到延长了的呈棒状的真皮乳头内,乳头上仅有一层很薄的表皮细胞。

  3.7诊断要点

  3.7.1典型表现为丘疹、红斑或斑块,上覆多层银白色鳞屑。刮除鳞屑,可观察蜡滴现象,接着可见一层完整的薄膜,刮除薄膜可见湿润的表面伴有针尖样点状出血(Auspitz征)。

  3.7.2可有家族史。起病缓慢,易于复发。常有明显季节性,一般冬重夏轻。

  3.7.3若皮疹不典型难以确诊者,应做病理学检查。

  3.8鉴别诊断

  3.8.1与银屑病各分型的鉴别诊断

  a)关节病型银屑病:除寻常型银屑病典型皮损外,可合并关节病变,且关节痛与皮疹有相关性,全身各关节均可受累,表现为关节肿胀和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出现关节畸形。

  b)红皮病型银屑病:需与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相鉴别,表现为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浸润肿胀并伴有大量糠状鳞屑,其间可有片状正常皮肤,皮损累及整个体表面积的90%以上,可伴有全身症状如发热、表浅淋巴结肿大等。

  c)脓疱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的皮损为成批发生在红斑基础上的小脓疱,范围或较局限,或泛发全身,密集分布,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3.8.2与其他疾病的鉴别诊断

  a)脂溢性皮炎:与头皮部位的寻常型银屑病相鉴别,脂溢性皮炎常发生于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头皮、颜面“T”型区、胸背部等处。皮损初起为毛囊性丘疹,渐为边缘不清的红斑,上覆细小的黄色油腻鳞屑,毛发可稀疏、变细、脱落,但无束状发。

  b)慢性湿疹:需与发生于小腿、前臂伸侧及骸尾部的银屑病皮损进行鉴别。湿疹往往伴随剧烈痉痒,皮损呈浸润肥厚、苔鲜样变,总有或曾有流滋糜烂。

  c)神经性皮炎:与局部慢性斑块状银屑病相鉴别,神经精神因素为主要诱因,好发于颈项、肘膝关节伸侧、腰骸部。皮损以色素沉着、苔藓样变和皮革样斑块为特征,表面可覆有少量糠秕状鳞屑,不同于寻常型银屑病的多层鳞屑表现。

  d)玫瑰糠疹:与点滴状银屑病相鉴别,玫瑰糠疹初起皮损为孤立的玫瑰色淡红斑,边界清楚,上覆细小鳞屑,称为前驱斑或母斑,常发生于躯干和四肢近端。1~2周内皮损增多,状同母斑,长轴与皮纹平行,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但本病有自限性,一般愈后不复发。点滴状银屑病的鳞屑更厚,皮损较小,不会有皮损长轴与皮纹一致的分布特点。

  e)毛发红糠疹:与点滴状银屑病相鉴别,本病无银屑病家族史,具有特征性的黄红色掌跖角化、似肉豆蔻碎粒样外观的角化性毛囊丘疹、躯干部特征性的正常皮肤岛屿,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鉴别诊断。

  f)头癣:与头皮银屑病鉴别,头癣皮损上覆灰白色糠状鳞屑,有断发及脱发,易查到真菌,儿童多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