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及射频消融治疗可改善复发肝癌患者总生存
RFA治疗后,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3.1%,3年总生存率为65.4%,5年总生存率为61%。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低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AFP水平较高的患者(1年生存率98.2%vs.87%,3年生存率79.1%vs.49.7%,5年生存率73.7%vs.47.3%,P=0.004)。
近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呈缓慢上升趋势,死亡率也随之上升。根据最新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肝癌患者约六十万,居恶性肿瘤的第五位。
肝癌是常见恶性肿瘤疾病之一,近几年来,肝癌的发病率很高,给患者造成的危害很大,而且严重的肝癌甚至会危及到生命安全。因此,如果得了肝癌的话,及早进行治疗是非常有必要的。那么,早期肝癌能完全治愈吗?
RFA治疗后,患者1年总生存率为93.1%,3年总生存率为65.4%,5年总生存率为61%。其中,血清甲胎蛋白(AFP)水平较低的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血清AFP水平较高的患者(1年生存率98.2%vs.87%,3年生存率79.1%vs.49.7%,5年生存率73.7%vs.47.3%,P=0.004)。
尽管ALBI分级模型的效能与C-P分级类似,但前者更为简单且完全客观(剔除了C-P分级中诸如腹水、肝性脑病的主观变量),故更易实施。此外,由于依赖较少的变量,ALBI分级可能更适用于大型临床研究。
miR-32的过表达会抑制胃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能力,然而在前列腺癌及结肠癌中同样呈高表达状态的miR-32却可以促使肿瘤发生不同程度的进展。
miR-26a至少部分程度上是通过抑制HGF受体(cMet)和它的下游信号通路,转而抑制了肝癌细胞中的VEGFA生成,并损害了内皮细胞中的VEGFR2信号,来发挥抗血管生成功能的。
化疗对肝癌晚期较为有效的药物以CDDP为首选,常用的还有5-Fu、阿霉素(ADM)及其衍生物、丝裂霉素VP16和氨甲喋呤等。一般认为单个药物静脉给药疗效较差。采用肝动脉给药和(或)栓塞以及配合内、外放射治疗应用较多,效果较明显。
肝癌会骨转移的,一旦有脊柱转移的时候,那么病人会有不同程度的脊髓马尾压迫症状产生,甚至病人会有神经根的压迫症状出现,病人不仅仅会出现根性神经痛,而且会有感觉减退的趋势,病人不仅仅出现肌力减弱的症状,甚至感觉麻痹,甚至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肝癌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技术两种方法的原理是利用微波或射频的热效应,通过组织中极性分子尤其是水分子的振荡加热肝组织,从而在靶区内引起热凝固,即烧死肿瘤,最终达到与肝癌切除、肝移植相媲美的根治效果。
介入治疗优点在于其局部药物浓度较全身化疗高达数十倍,而且阻断肿瘤血液供应,不仅毒性相对较小,其疗效更佳。并且其操作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年老体弱及有其他疾病者也可进行,不需全麻,这样其费用相对也比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