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乳腺癌 > 中国乳腺癌患者功能性突变特征

中国乳腺癌患者功能性突变特征

摘要:因此,该研究结果对于实施乳腺癌PI3K功能性基因突变的精准解读、进一步指导PI3K/AKT通路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编者按:正常人体细胞的生长过程需要大量信号转化传导通路进行调节控制,一旦这些信号通路的编码基因发生某些功能性突变,就有可能出现信号通路异常,从而诱发肿瘤。基因突变广泛存在于肿瘤,有些突变(伴随突变)不会影响基因功能,而有些突变(功能性突变)可能决定肿瘤的进程与耐药。PI3K/AKT就是其中重要的信号通路,乳腺癌患者常见该通路基因功能性突变、该通路异常信号被广泛激活,与乳腺癌的发生、繁殖、浸润、转移、耐药等密切相关。目前,针对乳腺癌PI3K基因突变的研究缺乏系统解读,除了一些高频突变(例如PIK3CA基因的E542K、E545K、H1047R)功能较为明确之外,大多数低频突变乃至新发现突变的功能尚不明确。而且,我国现有乳腺癌多组学数据大都来自于西方人群,针对中国乳腺癌人群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突变及其功能缺乏完整系统的研究。由于东西方人群的遗传学和病原学可能存在较大差异,故有必要针对我国乳腺癌患者PI3K/AKT信号通路突变特征开展系统研究。

2018年4月10日,英国《自然》旗下《自然通讯》正式发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上海医学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和上海产业技术研究院的研究报告,发现了中国乳腺癌患者独特的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功能性突变谱系。

该单中心队列研究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入组年龄25~72岁经病理学确诊乳腺癌患者149例,对PI3K/AKT信号通路7个基因(PIK3CA、PIK3R1、AKT1、AKT2、AKT3、PTEN、PDK1)突变进行靶向扩增子外显子组测序,获得了中国乳腺癌患者人群的PI3K/AKT信号通路基因突变特征。

结果发现,中国乳腺癌患者体细胞PI3K通路基因突变率达60%,其中PIK3CA、PIK3R1、AKT3、PTEN的突变率分别占44%、17%、15%、12%,还发现了中国乳腺癌患者人群特有的60种新突变。与美国癌症基因图谱(TCGA)和肿瘤体细胞突变目录(COSMIC)数据库的西方人群相比,中国乳腺癌人群的PIK3CA突变率相似,而PIK3R1突变率显著较高。并且,中国乳腺癌患者的肿瘤多重突变比例较高,尤其PIK3CA和PIK3R1同时突变占9.0%。

随后,该研究整合了复旦大学乳腺癌数据、TCGA数据库、COSMIC数据库的信息,利用自主研发的高通量功能性突变筛选系统(ReMB),构建了目前涵盖大部分已报道PIK3CA和PIK3R1基因突变的突变条形码文库,对影响肿瘤增殖和药物疗效的PIK3CA和PIK3R1功能性基因突变进行系统解读与鉴定,发现了具有潜在致癌特性或化疗耐药特性的功能性突变,还发现了一批低频、罕见突变也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临床意义最大的PIK3CA和PIK3R1功能性突变,包括既往已经报告的有害突变,以及意义未知的突变。例如,PIK3CA基因的E39K、G1049R、N345I、N345K、M1043V、H1047T,PIK3R1基因的E160D、Q329L、D560Y等。这些突变与乳腺癌的恶性转化、化疗药物多柔比星(阿霉素)及PI3K通路抑制剂BKM120的耐药密切相关。此外,PIK3CA和PIK3R1的功能性突变大多位于二者相互结合区域或者PIK3CA其他结构域与激酶域相互结合区域,PIK3CA和PIK3R1的功能性突变存在互斥关系,进而调控PI3K通路的活性,导致PI3K通路活性过高和肿瘤发生。而且,PIK3CA功能性突变还与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紧密相关。

该研究首次绘制出了中国乳腺癌人群的PI3K/AKT通路在突变谱,并展示了乳腺肿瘤驱动该通路活化的功能性突变,PI3K信号通路一方面调控了肿瘤的恶性转化与耐药,是乳腺癌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另一方面,该通路也是乳腺癌治疗中的重要靶点。该研究提供了针对每一个突变进行大规模功能性注释的方案,实现了乳腺癌中PI3K功能性突变的精准解读,能够为临床用药以及药物研发、临床试验设计提供更多的支持,对未来实施乳腺癌精准治疗具有重要的转化应用价值。

因此,该研究结果对于实施乳腺癌PI3K功能性基因突变的精准解读、进一步指导PI3K/AKT通路的精准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