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肺癌 > 如何把肺癌变成“慢性病”?权威专家为你解密肺癌“防治秘笈”

如何把肺癌变成“慢性病”?权威专家为你解密肺癌“防治秘笈”

2018-03-22 来源:肺癌康复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靶向治疗有效的病人,往往I-O治疗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于采用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并不是通过免疫检查点来逃逸的,而是由基因变异造成.

 对于肺癌,我们有很多疑问:

 
体检查出肺部结节,该怎么办?
 
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确诊肺癌中晚期,等于毫无治疗希望吗?
 
新兴的免疫治疗,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患者?
 
近日,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临床研究部主任、内科副主任,中山大学肺癌研究所副主任、肺癌内科首席专家张力教授就这些疑问为大家做了深入浅出的解密与讲解。

肺里有结节?未必一切了之
 
体检查出肺里有结节,该怎么办?首先,应尽快去做排查,尤其是高危人群。“争取早一点确诊是否属于肺癌,不要等到很严重了才去治疗。”此外,一般不主张有肺结节的病人进行穿刺确诊,可通过微创技术对结节处进行取样检测。如果是肿瘤就扩大切除,如果是普通的良性结节,可尽量保留正常的肺组织。
 
对于早期肺癌来说,手术是唯一可以根治的治疗手段。然而,在我国,大部分肺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经出现了肿瘤转移。
 
总体而言,我国Ⅰ期和Ⅱ期肺癌患者,约有三分之一可以马上做手术。随着微创手术的进步,可以把损伤控制到极小,很多八九十岁的老人甚至也能承受。
 
Ⅲ期肺癌可选择综合治疗的方法:通过放化疗,让肿瘤缩小,然后再去做手术;肿瘤缩小以后,依然没有办法做手术,则继续做放射治疗。Ⅳ期患者,则以靶向治疗和化疗作为主要治疗手段。

肺癌治疗新手段
 
近年来,免疫肿瘤(I-O)治疗(主要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作为一种新兴的治疗手段,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热点之一,目前在某些特定的癌症类型中,有望不断提升难治癌症患者的生存预期和生活质量。
 
不少患者及其家属咨询是否可以进行I-O治疗。张力教授表示,只有经过“免疫逃逸”的肿瘤才能从免疫治疗中获益。

什么是“免疫逃逸”?
 
在人体免疫系统里存在着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负责抵抗细菌感染,而T淋巴细胞则负责抵抗肿瘤细胞。基础研究发现,T淋巴细胞在识别是不是肿瘤细胞时,会根据细胞表达的信号进行判断。
 
如果该细胞发出“我是自己人”的信号,人体的免疫系统就不会攻击它,选择放行,这就是我们说的“免疫检查点”,相当于一个哨卡。最近研究发现,肿瘤也会利用这个机制逃过人体免疫系统的监视,在肿瘤生长时发出信号,使T细胞在接触肿瘤时错误地将其当成“自己人”,进而躲过遏制肿瘤生长的“哨卡”,这种情况就叫做“免疫逃逸”。
 
如果设法把这个“哨卡”重新建立起来,恢复免疫检查点对肿瘤的监控机制,免疫系统就可以抓住逃逸的肿瘤细胞,这个机制就叫做免疫检查点或者免疫检查“哨卡”的抑制剂。研究发现,肺癌的肿瘤细胞是通过一个叫做PD-L1的“哨卡”进行逃逸。
 
张力教授坦言,I-O治疗可能出现诸如皮疹、肝功能异常、免疫性肺炎等常见不良反应。若长期使用I-O治疗,还会出现甲状腺功能、肾上腺功能等内分泌功能的紊乱。但是,相比传统化疗无差别的杀伤,接受I-O治疗的肺癌患者生存期更长,不良反应也更轻。

用过靶向药I-O治疗效果不好

采用靶向药物治疗,产生耐药后,还能不能进行I-O治疗?
 
研究发现,靶向治疗有效的病人,往往I-O治疗效果不好。原因就在于采用靶向治疗的肺癌患者的肿瘤细胞并不是通过免疫检查点来逃逸的,而是由基因变异造成,关掉这些导致癌变的关键基因(也叫驱动基因)才是其适宜的治疗方案。
 
当前I-O治疗主要用于晚期不能做手术的肺癌患者。数据显示,哪怕借助靶向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也仅是5%左右。通过I-O治疗,最新数据显示,病人的五年生存率可达16%,提高了两倍之多,有望把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进行管理,甚至可以实现带瘤生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