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医学前沿 > 你携带骨质疏松症易感基因吗?

你携带骨质疏松症易感基因吗?

2018-01-12 来源:转化医学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此类基因风险的人群,应加强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同时,多晒太阳

   骨质疏松病发病情况

 
  过去30年间,我国的骨质疏松患者增加了300%。统计资料显示,70岁的人骨密度仅相当于青年时期的50%左右,骨质疏松的发病率达到60%以上。70%到80%的中老年骨折是因骨质疏松引起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骨质疏松严重性仅次于心血管病,患病后果是疼痛、失去活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突发时还会导致死亡,已经成为威胁人们生命的隐性杀手,更成为严重影响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周身性疾病。
 
  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忠厚指出,对骨质疏松掉以轻心,会让其成为“沉默的杀手”。我国近年来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不断攀升,并呈现不断年轻化的趋势,整体形势严峻。从年轻时就开始进行预防性补钙很重要,同时适量的运动也有助于预防骨质疏松、促进营养吸收。
 
  骨质疏松的易感基因
 
  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比较多,比如女性更年期后由于雌激素分泌减少会加速骨质流失、过度的“宅”在家里、缺乏锻炼等。但你是否想过,其实基因在发病过程中同样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下有哪些基因会影响骨质疏松的发生。
 
  1.成骨作用相关基因
 
  影响骨密度强度的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是成骨作用和破骨作用。从字面意思不难理解,成骨作用大于破骨作用,骨密度将增加,反之,骨密度将减小。骨密度越低,骨质疏松发病风险越大。
 
  APOE基因:
 
  该基因编码载脂蛋白E,其中ε4基因型与受体结合能力比ε3和ε2基因型更强,导致血浆中乳糜微粒(CM)、超低密度脂蛋白(VLDL)代谢速率加快,从而使CM中的维生素K被清除的速率加快。维生素K的清除将影响骨钙素的羧化,从而使钙盐沉积及骨矿化发生障碍,导致成骨作用减弱,骨质疏松症发病风险上升。
 
  此基因风险的人群应适当补充维生素K,多摄入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圆白菜等)、奶、肉类等。
 
  2.破骨作用相关基因
 
  OPG基因:
 
  OPG基因编码护骨素。护骨素是RANKL的诱骗受体,它通过阻断RANKL和RANK的结合,从而抑制破骨细胞前体的分化、存活与融合,抑制成熟破骨细胞活化及骨吸收活性,导致破骨细胞的凋亡。
 
  然而,OPG基因风险,则护骨素分泌减少,对破骨细胞的抑制作用减弱,从而加剧骨质流失,患骨质疏松症风险上升。
 
  IL-6基因:
 
  IL-6基因编码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6是一种促进骨吸收的细胞因子,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膜上均存在IL-6受体,白细胞介素6可刺激破骨细胞生成,促使骨吸收增强,白细胞介素6水平越高,骨吸收活性也越高。
 
  当IL-6基因风险时,将导致血清与组织中IL-6基因高水平表达,造成骨吸收加强,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上升。
 
  针对此类基因风险的人群,应适量进行有氧运动,每日30-60min,以减缓流失速度。有氧运动包括散步、慢跑等。但切忌不可剧烈运动,防止骨折,运动时间最好也不要超过1h。
 
  3.维生素D及钙代谢相关基因
 
  VDR基因:
 
  VDR编码维生素D受体。维生素D通过与维生素D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活性,进而调节钙磷的吸收和代谢,并促进骨骼的形成。而VDR基因风险,则导致VDR基因转录活性下降,对维生素D的利用率降低,间接影响骨骼的形成,患骨质疏松症的风险上升。
 
  此类基因风险的人群,应加强维生素D和钙的补充,同时,多晒太阳。
 
  基因检测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总之,通过对骨质疏松症相关易感基因进行检测,可以有效评估骨质疏松的发病风险,同时确定风险基因来源,最终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实现高效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目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