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癌症的健康负担正逐渐增长,乳腺癌的发病率对于全球而言“贡献率”也逐年增加,乳腺癌已经成为我国女性中最常见的癌症。目前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一线城市如上海堪称乳腺癌的重灾区,究其原因主要是与城市女性总和生育率水平持续走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西化有关。
饮食结构的变化,使得女性初潮年龄提前、绝经年龄退后、体重超重,高脂饮食习惯,饮酒等,均会增加乳腺癌的发生率。以体重为例,如果以70?kg为标准体重,那么每增加10?kg体重,乳腺癌的发生率就提高20%。
许多患者确诊为乳腺癌之后,经常询问一个问题:这种食物我能不能吃,是不是肿瘤病人吃了可以抗癌?患者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到达另一个极端,盲目进补或是盲目吃素的例子也屡见不鲜。这种饮食结构的改变,非但不能起到很好的辅助治疗的作用,而且常常会引起一些由于营养不良而造成的其他疾病。(营养不足和营养过剩都是营养不良的表现形式)其实期望每天吃某种食物来达到防癌甚至是抗癌的目的是不现实的,某种营养素的防癌作用是需要在平衡营养的基础上才能发挥最佳的效果,否则不但不能达到预期的疗效,单独大量补充某种营养素可能还会造成某种营养素的中毒,起到反作用。所以,饮食防癌,平衡是关键。
每日膳食平衡的关键在于食物量的平衡和种类的多样化,即每日摄入五大类食物,每类食物的摄入达到一定的数量,同类的食物要经常变化花样。这五大类食物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及菌藻类、鱼禽肉蛋类和奶类、大豆及坚果类、油脂和糖类。每人每日需要的食物量(净重)约为:谷薯类及杂豆250~400?g(包括50~100?g的粗杂粮);蔬菜类300~500?g;水果200~400?g;肉禽类50~75?g;鱼虾类50~100?g;蛋类25~50?g;奶类及奶制品300?g;大豆及坚果类30~50?g;油25~30?g(约30~45毫升);盐6?g。以上食物的每日推荐摄入量应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及活动水平来调整。
如腌制品(咸菜、咸肉、咸蛋等);烟熏、油炸制品,加工肉类;霉变腐败的不新鲜食物;辛燥生冷、肥腻油甘的食物;被农药污染的农作物;烟、酒(不良生活方式)等患者需要避免食用。
乳腺癌患者术后须合理的营养才能促进切口愈合和各项功能的修复,可多食用富含热量、多样化、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以加速切口愈合,如鱼类、瘦肉类、豆制品、牛奶等。此外,还可多食富含维生素的多种新鲜蔬菜、水果等,可促使创面愈合。此阶段忌高脂肪饮食,如五花肉、油炸类食品等。在病房,经常能看见患者喝汤而家属吃“渣”的奇特现象,患者和家属普遍认为营养都在汤里。其实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汤里所含的营养只占原料的5%~10%,多为维生素、无机盐、脂肪等成分,而大部分的蛋白质还在“渣”里。所以术后需注意,想要多补充营养,还需汤与“渣”一起吃。
乳腺癌患者在放疗期间,保证主食量的同时适当增加高蛋白质和高纤维素食物(如蛋类、酸奶、豆制品、瘦肉、多种蔬菜、水果)的摄入量。可以在治疗前1个小时吃一些食物以保证不要空腹接受治疗。手边可常备一些加餐小食物,如面包、饼干、酸奶、水果、果汁、坚果等。少食多餐、定时定量。若经口正常进食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的患者可补充使用肠内营养制剂,可改善营养不良,预防白细胞降低。
在化疗过程中,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十分常见,一些化疗副作用可能在治疗结束后几个小时或几天就消失了,如果副作用持续导致食物摄入明显减少超过一周,应及时寻求医生或营养师的帮助,及时进行合理的营养支持。若患者由于口腔或咽喉疼痛导致无法进食,可注意食物细软,吃清淡的饮食,避免粗糙、干硬、酸涩、辛辣调味料、较咸、过烫的食物,如有需要,可用搅拌机绞碎食物使之容易吞咽。
已确诊为乳腺癌的患者,饮食方式除了遵循世界肿瘤研究基金会与美国肿瘤研究所专家小组所提出的食物多样化,以蔬菜、水果、豆类及粗加工食物为主的饮食建议外,还应从饮食结构、体育活动、心理疏导等方面加以调整,就可达到预防癌症复发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