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康复护理 > 日常保健 > 过度迁就肿瘤患者 会助长患者有惰性 不利于康复

过度迁就肿瘤患者 会助长患者有惰性 不利于康复

2017-02-15 来源:湖北癌症康复治疗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在临床中,医生经常会遇到在患者确诊癌症后,家属要求医生向病人保密的情况。患者家属认为向病人隐瞒真实病情,是对癌症病人的爱护。其实不然,大多数病人接受坏消息的承受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身体的不适让很多人已经有所预警。

  普通小病,吃吃药、打打针也就会好。可遇到像肿瘤这个世界性难题,不管是医生还是病人以及他们的亲人,或多或少都会有表情呆滞、充满疑惑、惴惴不安过程。

  良性?恶性?我们满怀希望的去期盼那份结果。这种等待即便是一周也是如此的漫长,良性!天下太平、全家欢颜。恶性!不,不可能,怎么会这样啊?难以接受,奔波与各大医院寻找专家、甚至寻到了江湖游医,身心具疲、以至于崩溃,生命已然终结。

  然而有的患者就像冲上诺曼底海滩的战士,他也明白子弹是不会掉头的,但还在冲,而且依旧觉得自己会走到人生的终点,结果是他把胜利的旗帜插在了敌人的阵地。这就告诉我们结果不同是因为过程不同,过程不同是因为认识不同。让我们认识它、正视她,坦然的面对它!

  发现癌症应该向病人保密吗?

  化疗就是与肿瘤“同归于尽”?

  网上的抗癌食谱,抗癌运动等抗癌知识是否科学?

  对于那些抗癌偏方秘方,我们要如何选择?

  有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放化疗的痛苦吗?

  病情需要对患者本人保密吗?

  在临床中,医生经常会遇到在患者确诊癌症后,家属要求医生向病人保密的情况。患者家属认为向病人隐瞒真实病情,是对癌症病人的爱护。其实不然,大多数病人接受坏消息的承受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身体的不适让很多人已经有所预警。

  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病,即使有些癌症已经发展到无法治愈的程度,但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与延长生存期已不是不可能。目前,肿瘤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生物免疫等一系列治疗过程,都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果病人不知情,对治疗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配合,反而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坦诚讨论面对的一切,会让病人更容易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过,在向病人介绍病情时,要讲究方式方法。医生建议尽量避免使用诸如“癌”、“肿瘤”、“转移”等很有刺激性的字词,而是用“病”、“跑”、“亚临床灶”等病人容易接受的字词替代。和病人的沟通,语言艺术很重要。

  过度纵容迁就,会助长患者惰性。

  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所遭受的身体及心理的痛苦无疑是巨大的,也正因如此家属会对病人一味的忍让迁就。熟不知,这样做的后果往往会让病人更加的把自己当做“病号”看待。这种心态下会产生不利于治疗与康复的情绪,增加患者的惰性。

  作为家属,首先要比患者更早的振作起来,帮助患者积极治疗,树立康复信心。同时,根据患者性格、心态,坦诚地谈论疾病,注意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但不能过分迁就照顾,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以分散注意力。

  放化疗就是与肿瘤“同归于尽”

  一般人一听说放疗、化疗,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疼痛、呕吐、脱发等一系列副反应。有些癌症患者甚至认为这是在与肿瘤“同归于尽”。事实上随着多学科诊疗模式(简称MDT)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大部分肿瘤患者相对轻松度过化疗期。

  同时,在日常也应注意一下,放疗后,不要将那部分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经常用温水擦拭皮肤;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和外用药品、不做各种理疗;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放松。

  网上的抗癌食谱是否科学?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机体,特定食物在人体消化后被吸收,其成分必然会发生变化,而且许多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恰恰是被人体吸收分解后才被激活。因此还没有哪种试验能证明食物的抗癌成分能发挥多少功效,更无法确定在某个特定人身上能有多大作用。但是,健康饮食有助于抗癌已经逐渐得到医学界的认可。

  科学研究发现,高脂肪与高热量饮食与乳腺癌发生呈正相关,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胆囊癌的发生有关;肺癌病人常缺维生素A和硒;喉癌、口腔癌与吸烟、酗酒有关;甲状腺癌与饮食中缺碘有关;鼻咽癌与饮食中亚硝胺污染有关;食物过硬、过于刺激性,或进食过快过烫,长此以往,易患食管癌;糖精摄入过多,可能是膀胱癌的发病因素之一;辛辣食品、高盐饮食,会损伤胃黏膜,促使胃壁上的细胞萎缩,从而容易诱发癌变;霉变的食物中含有大量的黄曲霉素,是引起肝癌的罪魁祸首之一……多吃水果、蔬菜、干豆、全谷类食品、豆类及其制品,可以增加淀粉和纤维素的摄入量,从而降低结肠癌和直肠癌的患病几率。

  因此,科学的‘饮食抗癌’,对人的健康有益无害。首要的是改变一些饮食习惯,不吃什么,而不是要吃什么。抗癌食谱或有效果,但还应因人而异个体化。

  通过饮食抗癌是否有效?有多大效果?

  据介绍,食品中的营养成分和某些植物化学物质的介入,能增强人体自我修复和防范的能力,对致癌物质和促癌因子起到明显抑制作用,从而阻断癌细胞生长。

  因此,在临床上每一位医生都会对社会和百姓提出一些食物预防癌症的相关知识。但但不能千篇一律,而且一旦有癌症高发因素,还是要及时到医院确诊,并在医生的建议下调节饮食,不可自作主张。

  特定食疗对某些人有效,但针对另外一个人,也许适得其反。比如蛋白粉、雪蛤、胎盘粉等雌激素替代品可抗衰老,但却容易导致乳腺癌,有乳腺癌高发因素的人应少吃。比如,豆类对肠道有好处,却可加重肾脏负担,肾癌病人不宜多吃……

  对于那些抗癌偏方、秘方,我们要如何选择?

  面对癌症,人们在病急乱投医的时候,很容易接受一些以口传手抄形式流传的偏方、土方、秘方,如:古树化石泡开水、活壁虎炒锅焙干、囫囵蛤蟆入药等等。一些“偏方”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有一定疗效,但不能一概而论。即使是通过正规渠道获得的偏方,有抗癌作用的蔬菜也要根据个人的病情慎重服用,不可盲从。中医“以毒攻毒”是很讲辨证的,某些带有毒性的药物用得好,确能治病,但药材的搭配和剂量的拿捏都必须依靠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病人不可自行生搬硬套。

  一部分中药方药经过千百年的实践流传下来,有一定的临床基础,的确治愈了一些癌症病人。但目前来看,尚缺乏系统的整理研究和大量的临床验证。医学方面对民间单方、验方治疗癌瘤的疗效观察,见于个别治愈病例,还没有发现普遍规律。也就是说,同样的肿瘤,用同样的偏方治疗,个别病人可以有疗效,绝大部分病人并不能出现相同的疗效。相反,有些病人由于过分的相信偏方,拒绝其他治疗方法,以致延误病情,丧失了根治的机会。要仔细加以甄别,慎重使用。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让癌症不等于死亡。

  癌症就等于死亡吗?癌症复发是不是就没救了?现在有没有不会造成病人痛苦的治疗方式?

  癌症治疗得不彻底,造成癌细胞在体内的残存,这是导致癌细胞复发的主要原因。不过,癌症复发和癌症晚期一样,并不意味着死亡。因为机体抗癌靠的是用白血球等免疫细胞来消灭癌细胞,只要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完全是有希望延长病人生命,甚至治愈的。

  例如,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就是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而且,这个治疗过程,就像输液一样,没有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