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肿瘤种类 > 子宫癌 > 女性常腹胀需排查卵巢癌

女性常腹胀需排查卵巢癌

2017-02-14 来源:全球癌症指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在25%~30%左右。这是因为有近七成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为关键。

  护理化疗期间的老年人,要顾及三大器官。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所以在进行肿瘤临床治疗的时候,要注意心脏、肝脏和肾脏的保护。一旦超出身体负荷,还会影响治疗的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身体机能就会有所下降。所以,如果是老年癌症病患者,在进行临床治疗的时候,注意的问题也比较多。其中尤其要保护好心脏、肝脏和肾脏三大器官。需要提醒的是,在评估老年人肝功能状态时,不宜把常用的检查作为检验肝功能的全部指标。同样,老人肾脏的情况与肝脏也很相似。其重量从一个人的成熟期(25岁左右)至老年时,约减少30%,药物排泄率相应减低。不仅如此,老年人的心输出量也明显降低,易发生低氧血症和心衰,使用化疗药物不当或化疗剂量欠佳,也会超出身体负荷而影响治疗效果。

  化疗时主要保护心脏

  老年人化疗时,经常引发严重不良反应的药物为阿霉素等蒽环类化疗药,可致急、慢性心脏毒性。因此,应用此类药物的原则是限制蒽环类的用量,监测心脏毒性,定期复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脏核素扫描,特别要注意左室射血分数,改变给药方法。

  化疗药物导致肝脏受损

  抗肿瘤药物可通过以下三种途径引起肝脏损害:一是直接损伤肝细胞,大多为特异性的,与剂量无关,无法预期。二是存在肝脏基础病的肿瘤患者,化疗可能使其肝病加重,同时也增加化疗药物肝损害的风险。三是肝功能不全会影响某些化疗药物的代谢,使药物浓度增加或作用时间延长,增加药物毒性。对抗肿瘤药物所致的肝损害,首先要停药,同时使用保肝药物。

  抗癌药物对肾脏的副作用

  容易引起肾脏毒性的抗癌药主要有:顺铂、大剂量甲氨蝶呤、环己亚硝脲、甲环亚硝脲等。而防范肾毒性的措施之一,就必须详细询问疾病史,在用药前24小时测定肌酐清除率及尿中32-微球蛋白,这些举措有助于明确肾功能是否正常,并及时发现是否存在亚临床型肾脏损害。此外,化疗时要避免合用其他有肾脏毒性的药物。在用化疗药的过程中,需多饮水或由静脉补充液体。目前水化疗法在减轻化疗肾毒性中已广泛应用,可降低药物的浓度,减少药物与肾小管上皮的接触时间,进而减轻药物对肾小管的损伤。遇到腹胀腹痛,很多女性第一反应可能是“消化不良”。但若经消化科规范治疗一段时间后仍无好转,千万不要大意。临床上一种恶性度高而发病隐匿的妇科恶性肿瘤——卵巢癌就可能出现反复腹胀腹痛等类似消化道不适的症状,因卵巢肿瘤使周围韧带受到压迫、粘连、牵拉所致,但多数患者都选择看消化科,拖延了治疗时机。有近七成患者发现时已届中晚期,导致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佳,5年生存率仅30%左右。

  为此,专家提醒,出现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腹胀、腰围增大等症状的女性,应多一分警惕,及早考虑做妇科检查,以便排除可能存在的病变。

  病例:

  反复腹胀,查出卵巢癌

  杜小姐这几个月来不断腹胀腹痛。刚开始她以为是工作太忙,可能加班太多饮食不规律或是应酬时吃坏了肚子引起的,自己吃了点助消化的药,以为顶一顶就过去了。没想到拖了几个月,症状一直无改善,到当地诊所就医,她挂了消化科医生的号,开了点胃药,服用后症状好像轻一些,不久后却又复发了。于是她再次到消化科就医,并在医生建议下做了胃镜检查,结果确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根据检查结果,医生再次给她开药,她也认真遵医嘱定时吃药,但还是没有彻底好转。

  再次复诊时,消化科医生建议她到妇科看一看。杜小姐很纳闷:腹胀腹痛,不是消化不良吗?她还不到30岁,未婚育,以前也没什么妇科病,腹胀腹痛关妇科什么事?

  但她发现症状一日未改善,工作和生活都会受影响,而且越来越严重。当腹胀腹痛发展到伴有月经不调时,杜小姐不敢再大意,挂完妇科号,医生让她马上做超声检查,发现她右侧卵巢有一个大约43x35毫米的肿块,后经手术切除并做病理分析确诊为卵巢癌。

  提醒:

  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

  “不少卵巢癌患者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出现腹胀、腹痛、胃口变差等症状,但大部分的人第一时间都选择去看消化科。”专家分析说,这跟卵巢位于盆腔深部,发病隐匿、早期无症状或是症状较轻有关。

  “时至今日,医学界对于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仍不十分清楚。”专家分析说,目前认为这种病的发生跟环境因素、内分泌因素和家庭遗传等因素有关。而从中医的角度来看,卵巢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于七情内伤等致脏腑气血功能失调、感“外邪”致湿热瘀毒积聚于卵巢造成的。

  “从临床来看,卵巢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专家介绍,女性卵巢组织的癌病包含有上皮癌、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性索间质肿瘤等,其发病人群覆盖的年龄范围,可能是妇科肿瘤中最宽的,未婚育人群并不见得能“免疫”,像生殖细胞肿瘤就常见于20岁以下的女性。

  国内外统计资料显示,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仅在25%~30%左右。这是因为有近七成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发现时,已经发展到了中晚期,治疗难度增大、预后不佳。所以,早发现、早治疗尤为关键。

  腹胀腹痛超1月做妇科检查

  “不少诊断出卵巢恶性肿瘤的女性有反复腹胀腹痛的症状。”专家解释说,这是因为卵巢肿瘤会使周围的韧带受到压迫、粘连、牵拉,还有腹水的不断刺激所致。

  卵巢恶性肿瘤早期症状不明显,像腹部的不适感这些重要信号往往易被忽视,包括查无原因的消化不良、腹胀、腰围增大等。专家提醒说,如果女性患者在消化科治疗了一段时间(一般是半个月至一个月左右)后,腹胀腹痛仍然没有好转,或有点好转后没多久又反复出现症状,就要考虑是否需要进行妇科方面的排查。

  另外,月经出现异常,表示为量增多或时间紊乱,阴道不规则出血等,都应引起警惕,及早到妇科查明原因。莫拖到腹部明显胀大、出现包块、身体消瘦、低热乏力时才就医,这些已经是中晚期症状,治疗难度大大增加。

  高危因素者定期B超妇检

  专家建议,育龄期女性,应每年定期进行一次包括妇科在内的全面身体检查;有卵巢癌高危因素的人,应半年进行一次妇科检查及B超检查,以便排除可能存在的病变。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不育或初产年龄大于35岁的女性,卵巢恶性肿瘤发病的风险相对高些;相反,怀孕或初产时较年轻、用母乳喂养孩子、使用口服避孕药等因素,可使发病危险下降30%~60%。

  临床上,有卵巢癌高危因素人群包括:有卵巢癌或乳腺癌家族史女性、未生育女性、长期高脂肪饮食的女性等。临床上,对于月经初潮前和绝经后查出有卵巢肿物的女性,需考虑排查;长期月经不规律者,要警惕是否存在相关病变;有附件囊性肿块的育龄期妇女也要及时明确诊断。

  排查的方法包括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血清CA125测定等,对于难以确诊或已有明确病变的,可进一步行CT、MR、PET/CT、病理活检等检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