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A时代 我国丙肝防治的机遇和挑战
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例数突破24万例,较前几年明显增多[3-4]。高危人群(如艾滋病、血透析患者等)为我国主要感染者,一般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约560万)。
和乙肝患者一样,丙肝患者也面临社会歧视带来的巨大压力。翁心华教授指出,不少丙肝患者,不幸同时也感染了艾滋病,他们更容易受到歧视。
只要保持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丙肝是完全可防、可控、可治的,大家不必太过担心,更不能歧视丙肝患者。关于丙肝常识,大家都应该认真了解一下。
我国丙肝报告发病例数突破24万例,较前几年明显增多[3-4]。高危人群(如艾滋病、血透析患者等)为我国主要感染者,一般人群抗-HCV流行率为0.43%(约560万)。
有研究显示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乙型肝炎病毒(HBV)合并感染与肝脏不良结局有关。那么既往HBV感染是否也会影响HCV感染相关肝脏结局?
研究者从两项研究者发起的随机对照试验纳入HBeAg阳性患者。患者先接受ETV治疗至少24周,然后(在基线)被分配至ETV+PEGIFN-α治疗24~48周,或持续ETV单药治疗24~48周。
HCV-HBV共感染的患者,HBV DNA水平通常很低或检测不到,虽然其复制水平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波动,但肝脏的慢性炎症活动常常是由HCV导致的。
肝炎的诊断,治疗目标和终点,治疗前评价,直接抗病毒药物(DAA)治疗的禁忌证,DAA药物种类、疗效及安全性,DAA方案选择,特殊人群的治疗,
在直接抗病毒药物(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s,DAA)时代,基因3型HCV感染者的治疗难度略高于其他几种基因型HCV感染者。
中国的HCV感染以基因1b型为主,基因1b型HCV感染患者与其他基因亚型(1a、2a和2b型)HCV感染者相比,HCC的终生(30~75岁)累积风险显著较高(分别为29.7%和19.2%,P<0.001)。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CTP分级改善总体而言,治疗前为CTPA级的肝硬化患者分级维持不变(96周时仍有99%),而治疗前为失代偿期肝硬化(CTPB/C)的患者大部分都表现出持续的明显改善。
根据中国城镇医保数据库分析慢性丙型肝炎常见合并疾病和合并疾病的常用药物,分析丙型肝炎直接抗病毒药物(DAAs)的代谢途径,推测不同药物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学者通过一项大型、包括不同人种队列的回顾性研究证实,自身抗体阳性对慢丙肝患者的肝病进展没有影响,包括肝硬化、肝脏失代偿、肝细胞癌(HCC)以及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