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肝病频道 > 肝病种类 > 其他肝病 > 什么是“肝吸虫”?跟这个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的都爱吃!

什么是“肝吸虫”?跟这个饮食习惯有很大关系,很多人的都爱吃!

2018-06-28 来源:恩替卡韦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会用吸盘牢牢粘住胆管壁,并以胆汁里的营养成分为生,肝吸虫可以在人体力存活20-30年。

一口一个鲜,一口一个爽,对于爱吃鱼生的人来说,图的就是那个口感,但他们不知道“病从口入,祸从口出”,有的时候,疾病的感染也正是这样吃出来。

人在吃鲜嫩爽口的鱼生,或吃未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时,根本看不到这鱼虾上布满肝吸虫的囊蚴,生食就意味着给这些虫卵提供机会“住”进体内,从而在肝脏、眼睛、甚至大脑扎根筑窝。

肝吸虫的虫卵喜欢“躲在”淡水鱼虾等体内,随着人们吃鱼生、未熟透的鱼虾等方式,悄悄潜伏进人体,进而在肝、胆上吃喝拉撒,甚至寄居在人体内长达数十年。

什么是肝吸虫病?

肝吸虫病是由肝吸虫寄生在人或哺乳动物肝胆管内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成虫在肝胆管内寄生,会用吸盘牢牢粘住胆管壁,并以胆汁里的营养成分为生,肝吸虫可以在人体力存活20-30年。

虫体的机械性损伤和分泌物、代谢产物刺激使胆管上皮细胞脱落、增生、管壁增厚。从而引起急性或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功能损害,严重的可导致肝硬化、肝癌。据统计,广东、广西等地人群肝吸虫的感染风险最高。

寄生虫离我们并不远

其实在日常的生活中,寄生虫离我们并不远。比如生食蛙类而感染的曼氏迭宫绦虫幼虫病、非洲归来发热的疟原虫感染患者、食用福寿螺而感染的广州管圆线虫病、大片形吸虫病等等。

如何避免感染?

其实任何食物都存在寄生虫的可能,防范自然是要管住嘴,防止病从口入。要遵循两大原则:一冷一热。

一冷:生食海鲜需要谨慎,确保其经过低温冷冻处理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鱼肉必须在零下35℃冷冻15个小时,或零下20℃冷冻7天后才能食用;欧盟的标准则是在零下20℃冷冻超过24小时;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规定,在选购原材料时,将鱼类冷藏于零下20℃24小时,一般能杀死鱼类中的寄生虫。如果未经过冷冻处理,坚决不能生吃,更不能吃现捞的。

一热:食物必须在煮熟、煮透后方可食用

除了不能吃生的或半熟的螺、蟹等以外,未熟透的猪、牛、羊、鸡、鸭、兔等肉类也要提防,并注意不喝生水,不吃不洁的生菜,路边烧烤撸串一定要耐心让店家多烤/煮一会。

此外,还应提高自我防病意识,摒弃不良卫生和饮食习惯,比如不吃野生动物,食物加工时将生熟食品的菜板、刀具和容器分开等。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